老奶奶与大妈妈

【字号】    
   标签: tags:

每回奶奶从乡下来台北、老喜欢穿五○年代的衣服,半截式的马裤,更令人发噱的是那双雨鞋,嘿!坐火车穿雨鞋到台北耶!

爸爸看到奶奶这副装扮,免不了要嘀咕几句,说奶奶是“乡巴佬进城”。你一定无法想像,奶奶居然修养那么好,面对爸爸的埋怨,她总是笑得露出那缺了三颗门牙的大嘴,告诉爸爸:“乡巴佬能生出你这样的儿子,己经不错了!”

奶奶虽然蛮幽默的,但有时候也很“老古板”,以我穿衣服为例吧!就从来不问问我的感觉,常以她的喜恶判断。她说冷,就逼我穿上厚夹克;她说热,我就该脱下厚重衣裳,反反复复,真是烦死人了。每次她都说:“我吃的盐比你走的路还多哩!”这种老掉牙的论断,她不厌其烦的阐述,好像在证明,她那个时代的人,都很有智慧,其实啊!……

如何教养我,奶奶也有意见,她相信,以她带过伯伯、叔叔、爸爸等五兄弟的经验,绝对足以胜任带我的责任,她的名言是:“你们看看,我把哪个小孩带差了?个个都功成名就,不是吗?”奶奶经常忘记,她如果用别种方法,也许可以把他们带得更好。

在奶奶的功绩论与爸妈的“新教养观”经常触电下,我成了最惨的受害者,我有时真想告诉他们:能不能停止争论,站在我的立场想一想?让我告诉你们怎么教育我的哲学吧!
奶奶和妈妈最大的争论是“用药”。奶奶揉合她三、四十年来的育儿经验证实,“奇应丸”最有奇效;八宝粉可以把我养成“人中八宝”;珍珠粉则可以使我有如“珍珠”般璀璨亮丽;对于这些未经医学证实的处方,妈妈相当排斥,她有时会生气的跟奶奶说:“再这么吃下去,会把她给吃坏的!”

幽默的奶奶面对这种挑战她“权威”的质疑,总是会愤愤的走向自己的房间,半晌说不出话来,有好几次,我还瞧见奶奶在“偷哭”耶!我想她一定觉得爸爸妈妈太忤逆不孝了,怎么可以如此这般的毁损她?

我是没有权利在他们面前说什么的啦,他们都需要改进。妈妈也许可以改变一下口气,告诉奶奶有哪一种营养品的效果跟奶奶的奇应丸、八宝粉、珍珠粉差不多,而且都是经过科学的证实。奶奶很明理,只要跟她好好说,她多半可以接受。最讨厌人家一拳击倒她的权威,再往她身上践踏的说法。妈妈一定忘了想想,如果有人用这种口气对她说话,她受得了吗?一定受不了哇!我三岁多的时候,跟她说了一声“不”,都曾被她狠狠揍了一顿,如果她能想到这段陈年往事,一定可以明白奶奶为什么气得想哭。

奶奶当然也有必要接受更先进的教养法,但以奶奶的高龄,再加上她目不识丁,不必太苛求,顺从她,再跟她讲道理,会是最好的方法。人家不是说,老小、老小嘛!老人的脾气很像小孩,只要爸爸妈妈多用点尊重、了解、关心、倾听、同情讨她欢心的技巧,奶奶是很好对付的。

有好几次,我仔细的听她说故事,她就很高兴,很高兴耶!不过她告诉我,她的故事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听,言下之意,好像有许多“无奈”,我不知道爸妈是否了解奶奶的心声。

奶奶还有一个不欲人知的特点:她很喜欢我赞美她,每次跟她说,她年轻的时候一定很漂亮,她说的故事很好听,她的发型独一无二,她都笑得合不拢嘴,直夸我懂事听话。其实我只是抓到一点讨她喜欢的窍门而已!也许爸爸妈妈应该“拜我为师”了。

摘自:游干桂所着《宝贝在说话》一书@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很多妈妈问我,现在孩子精得很,挑战叛逆的语言一堆,连很小的孩子都会挑战权威,好难教!情绪就像一颗球,孩子丢出来,当爸妈的应该要适时转化这些脾气,千万不要用情绪硬碰硬,不然过一阵子你就会在孩子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
  • 编者按:情感忽视会演变成情感虐待,但忽视与虐待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是人生中的一门重要课题,这一篇章,让我们与《欠缺母爱的孩子,你的伤好了吗?》 一书的作者来探讨,如何在过与不及的情感中,取得应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绍了性别认同教育引起的争论和家长们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护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儿童心理学专家陈彦玲博士给出了一些建议。
  • 上篇我们讲了2个故事,2个孩子的父亲都因为“安全学校联盟计划”中所谓的“性别认同”而将孩子带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别认同”是什么?专家又是如何解读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编入公立学校学龄前教育课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无偏见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对幼教教师灌输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观念。而当幼儿园对儿童灌输这些观念时,却不需要得到家长的许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关系攻击,是通过解除友谊、排挤和其它形式的社交排斥进行的威胁。父母们常常惊讶地发现,关系攻击可能会出现在三岁孩子的身上。对于这么小的孩子来说,被朋友推开的经历可能完全令人费解,并在日托或幼儿园引发焦虑。
  • 这个故事是为了帮助一群8岁孩子,希望他们能再度相信这个世界的奇迹和美丽—在听到这个故事之前,他们很难摆脱在网路上看到、令人不安的恐怖图像。图像加上难以摆脱的深刻感受,让孩子们吓得睡不着—他们尖叫、流泪,也恐惧独处。
  • 这是忍受多年悲伤和失去后,得以成长的故事。故事历程和隐喻,对许多艰难情况和不同的年龄层来说,都有所帮助。
  • 《筑巢的鸟儿》 适合年龄:儿童。 应对状况:被迫离开家园。
  • 这是适合大孩子、青少年和成人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在2011年日本沿岸遭受海啸袭击后,为人们带来希望并协助加强复原能力。这篇故事也收录在东京书籍株式会社出版的《儿童心灵成长故事》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