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却动人的《3个小孩4个妈》

文/阿文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

编按:3个小孩4个妈,是中华民国全国教师会制作的第一部亲师纪录片。4月30日在台大校友会馆试映,片长27分钟,呈现三个小孩、小孩的家庭和老师之间平凡却动人的故事。

写在一开始

在教育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包括怎么样对孩子好,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在不同的价值观下,都可能南辕北辙的共存着。这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多元光谱的两极,一端是至善,另一端却是恶极,多元若完全丧失了伦理规范,人类的行为会演变成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愿意去想像吧!

好了,话说回来,简单的说,以下的文字,代表着个人的价值观,一个很希望人的道德价值从新被重视所发出的声音。

没有指责,只有包容

这部片有一个很感人的地方,就是,他明的暗的,都没有想去替谁作出选择与判断,只是“真实”的呈现,但就这一份真,才让人想掉眼泪。

单亲,可怜吗?片里没有结论,试映会上妈妈开朗的说她还是单身,也阳光的很。可是,片子里的婉嘉为了不想被贴上“单亲的小孩”这个标签,活的那么认真,认真到看起来有点辛苦,我们真的要反省,是不是在不经意之间,我们都是那个贴标签的人,才让这些敏感的孩子,要那么努力的保护自己。

就像我们把从东南亚或大陆嫁过来的台湾媳妇,特别取的各种名字一样,我们的公部门和民间单位,也都不断的在担心这些妈妈生下来的小孩,要不要特别的什么照顾,或许那份动机是良善的,但这会是对方真正的需要吗?他们要的,会不会只是一份平等的看待,会不会是我们自以为是的优越,才造成了对方积非成是的也开始认为自己是弱势。

又例如,原住民的小孩一定怎样吗?没错,我们又看见了一个数学不好的原住民学生,可是,试想,哪是种族或是血统的问题吗?一个不是原住民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亲得像伟祥的爸妈一样,为了基本的温饱,工作是人家要你几点到就要几点到的没有规律的状况下,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孩子,他的学习与成长,一定都会受到影响。生为原住民的伟祥,从这角度看,或许是不幸,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台湾原住民普遍拥有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信仰,从这方面来看,伟祥比起许多人要幸运的多,因为他心中有神的存在,有爱的存在,有对真理的追求,而这一切所形成的,是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内在力量。

说到郁庭,伟祥说她是“都”庭的那一幕,真是笑中带泪的经典。郁庭的故事,充满了许多的选择,但仔细看这些选择的结果,是整个家庭都受到了影响。台商父亲是不是一定要去大陆?母亲要不要在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陪孩子吃碗面?郁庭从私校转到公立学校,这些,都是选择的结果。自行选择,当然得自行负责,然而,每个选择的背后,都隐含着价值观的取舍。妈妈把工作摆第一,代表着什么?但看她在试映会上哭红的双眼,这个第一摆的多辛苦、多挣扎,远在对岸的父亲或许也是如此吧?导演在这时候,没有把“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这句话搬出来讲大道理,国三也很难算是童年了,可是,摆在未来的,仍是一连串的选择,听说郁庭的爸爸这次跟公司坚持要6月才去大陆,他要陪郁庭好好面对国三的基测,这样的一个选择,听起来蛮好的。

教育的问题真是吊诡,当你专注在个别状况时,会有人提醒您要从个案去看见大结构的问题,但是大结构的问题看清楚了,回头又发现,每个个体其实都存着个别差异,真要完满解决,还是得一个个好好的、完整的对待,就像这部片里,三个小孩有三个小孩各自的故事,如果继续拍,相信100个小孩会有100个故事,那永远也拍不完吧!不过,重点当然不在拍片,而是透过影片唤起人们的讨论与注意,影像的力量,真是大啊!

从看见彼此的不足到看见彼此的需要

这部片子,给我的另一个感动,是看见了一些壁垒分明的界线,慢慢在溶化了。印象中,教改一开始的头几年,教育领域不同角色之间,似乎常是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例如有时是家长对学校不满;学校认为家长干预教育专业;教师对教师会的不信任;体制外认为体制内过分僵化;民间教改团体认为政府根本不关心教育议题等等,当然,不是说这些事已经完全不存在,但是,一看到教师会制作这部片,是从“支持家庭”这样一个想法出发时,真的觉得,教师会老师们的胸襟和包容,真的令人感佩,他们把个人的喜好和利益放一边,重新将问题聚焦回教育的核心与本质—孩子的身上。

这是解决当今教育问题的一个核心关键吧!当目标一致,走在这条路上的人,是不是开始有合作的机会、有相互扶持的可能。就像日前参与台湾另类教育学会主办的“学校型态实验教育的困境与展望座谈会”时,发现所谓体制内外的老师不再只是指责对方的不足,还会相互提醒去看见对方的优点,而给予彼此善意的肯定。

片中的燕华老师,形容自己像陀螺般,不停的转,而转速已经这么快的“陀螺”,还决定要去帮助孩子和孩子的家庭,或许应该说,其实他们早就在这么做,只是我们都不知道而已,想想也是,很少有老师会大辣辣的上媒体告诉人们他有多爱学生,而我们的多数媒体一向也不喜欢太平凡的新闻,所以,把这些日常生活就发生的事情拍成纪录片,想想,也是个将大家目光聚焦的办法吧!

如此生活的故事,得用机器如此的纪录并加以放大播出,毋宁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警讯,我们似乎连身边的人都缺少一份完整的理解!当我们对彼此有多一些的理解后,或许就比较有办法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透过一些些用心,一些些善意,不同立场的人们,面对未来的各种难题,一定可以找到彼此都满意的解决之道!

转载自:台湾大纪元日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师出了一道奇怪的作业:列出所有你讨厌的人。不过,没人知道下一步是什么。然后,老师请学生带蕃茄来上课,并且在蕃茄上面写下那些讨厌的人名。
  • 孩子们惧怕老师是极为常见的事情,尤其在新学期伊始。这种事情也会发生在长周末或寒假结束后返校时。家长们既要教会孩子对陌生人保持适当的警惕,还要让孩子轻松地面对那些可信任的成年人,这对我们来说还真有些难度。不像稍大点儿的孩子,年幼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未达到能区分事物的程度,也无法凭直觉感知危机,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年累积才能达到的。
  • 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何孔子要提倡“无讼”,而古时地方官政绩良好者,为何以“民间无讼”来赞美其德政。等到年龄渐长,更尤其是当了老师,耳闻也亲历一些诉讼事件,才晓得许多投诉原本都是意气之争,原本都能慈悲善解。
  • (大纪元记者温婧编译报导)开学之际,我知道许多家长正考虑去见孩子的老师。家长去见老师可能会有多种原因。例如,自我介绍、向老师提供更多关于自己孩子的信息、关心学校如何开学等等。如果你正打算去见孩子的老师,在这里我想与家长们分享一些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
  • 一位教授女儿,疑因遭受班上同学言语及关系霸凌,致使母亲愤而向4位同学提告,导致班级掀起“集体转学”。最后全班愿意和这个孩子同班的仅剩一人,母亲也只能让孩子转学了事。这个事件,由于家长不满校方与教育局辅导不当,甚至上诉到监察院,经媒体报导后,立时引起舆论纷纷。
  • (大纪元记者冯阅编译报导)俄文老师萨利提出了一些家长与老师面谈时的窍门,教我们如何从家长会上获取最大的收益,以及一些能有效提升孩子在学校全面发展的方式。
  • 教育是百年大计,孩子是社会国家未来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贵人,老师是孩子的再生父母,任何人都不应该轻言放弃这上天赋予的神圣使命。
  • 聊天时,有一位老师略带抱怨的对我说:“每一次,只要我们班的哪个同学出问题,我把家长约来学校商谈以后,下一次的班亲会就再也看不到这个家长。”她认为,因为孩子的作为让父母感觉失尽颜面,为了不想面对这种不愉快的状况,家长就选择“淡化与脱离”。自然这样的处理方式,对于亲子或是亲师之间的关系与成长,完全没有加分效果。
  • 初入教育界那一年,有一位资深老师劝诫我们这些菜鸟老师:“不要随便把自己家里的电话告诉家长。我给学生的手机都是另外办一个门号,也从来不让学生知道我住的地方。”这位老师的忠告并非出于冷血,而是肺腑之言......
  • 这个月,我受邀到国姓国小演讲,演讲的题目是“家园沟通”,一开始我先询问在场的所有园所长及老师,现在的园所经营比起十年前是更复杂还是更单纯,老师们都异口同声的说“更复杂”,我再问:“若想像未来的十年来跟现在比较,未来的园所经营跟现在比较会更复杂还是更单纯?”老师们又说“更更复杂”。 我接着问:“为什么?”有园长就说,从前的幼稚园的主要业务是幼儿托育,现在是幼儿教育,过去是多子化,现在是少子化,父母更将孩子当成宝贝。因此,一旦孩子在园内受到伤害,不是上法院,就是上媒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