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来看待生命教育

黄作炎
【字号】    
   标签: tags:

许多人常问:“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的意义何在?”“有何价值?”其实生命教育除了探讨“生”、“死”等问题外,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从人生之大小事、生老病死,都是生命教育所要探讨的议题。与其说生命教育,到不如说一起来看人生。个人以三部影片来醒思你我的生命。

电影“大智若鱼”(Big fish)是由提姆波顿执导,我们可以看到他将事件以倒叙方式呈现。大意是描述一为老爱说故事的爸爸爱德华(亚伯芬尼饰),,不厌其烦地和儿子说故事,在他的故事中有:早年的冒险故事人物女巫、巨人、马戏团中奇异团员等等。这些回忆中混淆着真实与虚构、神话与现实,让他成年的儿子怀疑这些故事的真实性,甚至封他的爸爸为“夸张大师”。

想像力原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可随着想像力的渲染,让平淡无奇的生活增添多样的色彩,这些美趣与喜乐,不但带给自己与周遭人的欢乐;生命也似乎因而充满了许多的期许。

爸爸将自己比喻为河中的一条大鱼,任谁都抓不到;甚至将此提升到他与妻子的爱情比拟。河里的世界与地上的世界是有一段不小的差距,而这份相爱的心情,只有亲密爱人最清楚,因为两人的结合来自浪漫、坚毅的追求,心的感受唯有河中的鱼,才能体会悠游其中自得其乐的心境。至于那些生命中充满神话般的故事,是真是假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人生就是需要活在开满花朵的生活中,如果每天一层不变的作息中,多一分的浪漫,就会减一分的孤寂,只有真正能体验生命短暂无常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感受。

最后在父亲的追思礼拜中,儿子和妻子大吃一惊,他们不但见到了巨人卡尔和马戏团老板,甚至连体女人、诗人诺德及爸爸说故事中虚构的人物都一一出现了。这时儿子才体认到父亲从未说过谎,只是在经历过的事件中,注入更多的虚拟与放大。

另一部影片是纪录片“呐喊”,是南投埔里镇上的宏仁国中是教育部“新校园运动”的重建学校之一, 也被教育部列为九年一贯“标竿一百”的指标学校。

在地的国小毕业生在国中入学时,就在大人的考试竞赛中败下阵来。在大班教学中,老师上课忙着赶进度,像喃喃自语的催眠,,使这些被贴“不会读书”标签的小孩,如同摆放在仓库中的劣质品般,慢慢地被教育体制中放弃。这类的国中生最喜欢的课,是可以煮给自己和别人吃的家政课,和大唱流行歌曲自娱娱人的音乐课。

片中政伟演唱他最喜爱的歌,周杰伦的“以父之名”:无奈的觉悟,只能更残酷,一切都为了通往圣堂的路……….. 我们每个人都有罪,犯着不同的罪,我能决定谁对,谁又该要沈睡…….. 争论不能解决,在永无止境的夜…..关掉你的嘴,唯一的恩惠,没有喧嚣,只有宁静围绕,我慢慢睡着,天刚刚破晓。无奈的青春族群,唱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心声。

“呐喊”纪录片诉说宏仁部分老师面对教育改革新尝试、新教学的努力,也看到认真教学老师的对教育的挣扎和无力感。他们像许多普通的国中老师一样,在升学主义的主流文化中,各自在教学领域上孤军奋战,跌跌撞撞。一个好老师,要怎样跟整个升学体制、考试文化对抗?也是他们对生命的奋发一搏。

另一部是讲述“台北树蛙妈妈”萧苏淑贞的真实故事。台北树蛙是唯一以“台北”命名的生物,而且只有台湾才有的保育类动物。世代居住在信义路5段中强公园附近的萧苏淑贞,在中强公园内只要看到一头金色短发的老太太,叫声“萧妈妈”,她便会亲切地回应你。

中强公园是濒临绝种的树蛙重要的栖息地,但北二高信义支线开发,都市计划中,如此重大工程却带来大量沙尘,促使公园风貌改变改,伟大的都市发展专家们,为了使台北走向现代化、国际化,期盼信义计划如台北一0一地标在世界节节高升,几年前出动机械怪手,把当时的天然湿地填平。说是要给人散步,休憩,但是这一铲,蛙鸣、蝉声不再齐声歌唱了。

这样“填平原有的湿地生态”的举动,陪着当地人长大原有的童年印象,从此在生命中消逝了,也逐步地破坏原住生物美好的栖地。在保育人士、当地居民关切下,台北市公园处于93年度开使展开复育计划,希望往日的蛙鸣、蝉声再源源不绝耳际,绿油油的台北树蛙重现江湖。

萧妈妈怅然地说到:“那些教授说,台北树蛙在国外很出名,为什么我们自己本地人不去照顾?”为让台北树蛙安心居住,社区在公园内设置一湿地生态池塘,虽然栖地不大,长不过十多公尺,宽则不到五公尺,周边种植台湾姑婆芋、野姜花、笔筒树、肾蕨等,让树蛙可以攀爬,并用绿网围住,避免鸟、蛇惊扰。再说这些绿意盎然的生态,萧妈妈再度笑逐颜开。对于居住在台北市特有保育生物有一丝样貌,让萧妈妈感到很荣幸,也很开心,她不辞劳苦、风雨无阻地守护栖地,三年来如一日,希望藉由社区复育经验,使更多人认识原来就居住在台北的原生种“台北树蛙”,一起为它们打造可安居的环境。

自教育部公开宣示90年为“生命教育年”后,教育决策单位以及关心教育人士开始提倡“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积极宣导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观念。

由于时代的快速变迁、多元的社会一日比耶日复杂,让青少年们易逞凶斗狠、不尊重他人,他们不知如何正确纾解负向情绪,甚至常做出一些伤害自己及他人的行为。如何在多样活泼、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中,建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拥有健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的生命特质。

近几年来不断有人急切呼吁“生命教育”的重要,期望将生命教育融入生活中。其实各个年龄层的族群都会面临生命的“红绿灯”,也就是困难和苦处。透过自省和思索能力,从中体会生命的尊贵与价值、省思个人成长事件的正向影响,进而关心未来人生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在面对挫折时,适时展现抗压性和容忍力。从影片中对照自己,给自己作为借镜,藉由所面对的困难和苦处,培养关怀生命、积极把握人生的态度。

生命像勇往直前的列车,载着各式各样的生命,向前直行。没有人知道下一站是幸运,还是厄运?所有上车的旅客,该用什么样的的心情面对,这样的课题不是是非题,而是问答题。问问自己如何看重看己、尊重他人及认识重新的生命,进而对未来生活充满无限的热情,勇往直前。

转载自:台湾大纪元日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最可怜的是老师们,你们的学生如果犯了错,政客和媒体会反过来怪罪你们。
  • 【大纪元5月2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江俊亮嘉义县二十四日电)嘉义县民雄乡三兴国小“生命教育”课程,今天安排到大林慈济医院产房参观,学童们除了认识母亲生产的过程外,也参观婴儿室、母婴同室、试管婴儿实验室等,对于体会生命之旅感到新奇。

  • 站在教育岗位的前线,很多学生的情况让我们感到忧心:有课业过不去、人际关系过不去、或者是升学压力过不去,有的就选择轻生,所以,导正孩子认识生命价值这方面,还真的需要我们教师做更大的努力。因为,这些孩子未来就是走入社会的中坚份子,如果没能好好去呵护他那颗心灵的时候,他将来在社会中,严重者就是危害别人,轻者就是伤害自己。我们实在不愿意看到教育投资这么多的人力下去,是这个样子的结果。
  • 【大纪元6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守国高雄县三日电)台湾世界展望会高雄县中心今天起在澄清湖风景区青年活动中心,举办连续两天的生命品格教育营会,五十位国中学生挑战饥饿三十个小时,学生透过营会活动学习互助精神及增强抗压能力。
  • 【大纪元6月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许耀彬澎湖县四日电〉澎湖县长王干发今天出席澎湖县政府主办澎湖县九十五年度公私立幼稚园“生命教育~健康欢乐体营”活动时指出,品德教育永无止境,因此,品德要从小扎根,并要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让教育的百年大计,薪火相传。
  • 对食物说话,能影响食物的状态呈现,对学生而言,是新奇又有趣的实验。实验结果又有益于教师进行生命教育,学生真的从中学到大人一再要求不可以说脏话、不可以骂人等的行为要求真意所在。也就是说,透过与馒头说话的实验,孩子知道了不可以说坏话的“所以然”。一个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孩子,绝对会更遵守每天说好话的行为准则。
  • 桃园万能科技大学学务长刘易斋,开设通识生命教育课程,为了让同学体验生命意义,课堂上除了讲解中国孔孟思想、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印度教对生死轮回的看法,还安排学生前往临终者家中诵经祝念,让年轻朋友对人生有不同的认识。
  • 【大纪元7月8日讯】(大纪元记者王金丁嘉义报导)2006年7月5、6日,嘉义县布袋镇布新国小举办的“暑期教师真善忍生命教育研习”,在酷暑中圆满结束,来自全县各地的60几位研习者,有从临近的海区来的,也有远从山区的中埔国小、竹崎国中来的,大家都一致表示不虚此行。
  • 台湾世界展望会高雄志工队响应“饥饿三十”自办饥饿体验营会,十一日横跨高雄、澎湖两地,号召近两百人参与,他们将从高雄出发,搭乘台华轮至澎湖县体育馆,连续三十个小时不进食,把爱心化为行动,让民众有全新的生命教育体验,感受第三世界贫困饥民的生活。
  • 北桃园的教师研习甫结束,台湾南桃园的法轮功生命教育教师研习7月10日起一连三天,在平兴国小举办,约有将近200位左右的教师及民众朋友参加。开幕当天,校长赖进麟先生及平镇市市长均莅临会场致词表示支持这个有益教师生命身心成长的相关活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