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枭横行:兼评刘招华的末路

杨银波

人气 31
标签: ,

【大纪元7月3日讯】大毒枭、超级毒枭、特大毒枭、最大毒枭、世界毒枭,对毒枭的相关“爆炸性”形容,近年以来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各国公众媒体。目前,最适宜当作“中国头号毒枭”的,是号称“全球最大冰毒案”的首犯刘招华──制造冰毒18.075吨,超过其案发前全世界一年查获的冰毒总量。他以史无前例的工艺制造冰毒,其技艺令全球当代制毒贩们所梦寐以求,然而又望尘莫及。

在科学与犯罪的道路上,刘招华凭着一流的聪明和演技,高明地、半公开地隐蔽了整整九年。而与之相对应的,乃是参战警种最多、投入警力最大、侦查战场最广的缉毒规模,此规模的浩大程度打破了整个中国在缉毒历史上的最高记录。今日,站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席上的刘招华,终于走到了毁灭的末路,这个具有极强自信心和反侦查能力的毒枭,为世界所震惊,也令国人所深省。

制毒、贩毒,皆因吸毒市场的扩张而兴盛。据资料显示,全世界目前约有两亿人直接或间接地吸食着不同质量、不同包装的毒品。仅在中国广东,现有吸毒人员就达近20万人,占中国在册吸毒人员总数的五分之一。明知50克就可杀头的毒贩们,为牟取暴利、躲避风险,其招数已越发智能化和隐蔽化。他们雇佣制毒师傅用粗制吗啡提炼加工海洛因,利用人体藏毒和货物夹藏贩毒,利用货运渠道走私毒品出口,利用医用针剂提取毒品并制贩安眠酮、三唑仑、丁丙诺啡等精神类毒品……。

冰毒,属于苯丙胺类中枢神经兴奋剂,最早由日本人首创,专用于刺激士兵神经,可导致士兵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道理、偏执狂、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以提高战斗力。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中国出现的“抗疲劳素片”即是冰毒。其中,1957年在重庆,就曾出现过吸食冰毒的成瘾人群,后来逐渐泛滥到山西、内蒙古等地,由此,其生产的主要原料──去氧麻黄素──的生产、销售与使用被中国立法禁止,但冰毒仍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泛滥。早在1996年11月25日,联合国禁毒署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兴奋剂专家会议上,与会者就曾一致认为:苯丙胺类兴奋剂将逐步取代鸦片、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常用毒品,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

一般认为,冰毒须从天然麻黄素中提取,但麻黄素是国家严加控制的药品,而且价格昂贵。据查:仅1999年在中国边境一带的麻黄素,其售价就炒到了每吨500多万元。刘招华另辟道路:制冰毒不用麻黄素,而是采用市场上都可以见到的化学用品(如苯丙酮等)和设备,用化学方法将其人工合成,可谓魔高一尺。其生产冰毒的所谓“洋葱精工厂”等,表面上与化肥钾氨工厂无异。由此可见,当代毒枭已是一个比一个精明。

根据美国和哥伦比亚高级情报官员透露:当代毒枭们甚至在大量利用高等技术,例如在电脑聊天室设置严密的防火墙,并利用极其复杂、保护性极强的“因克利新”(Encryption)技术。美国曾用其最好的计算机系统,花费24小时,也仅仅破坏了毒枭们30秒钟的“无定点”信息传送。除了高科技之外,新发明、武装力量、情报渠道、权钱交易等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但与之对应的,却是行事越来越低调,并把合法生意和非常生意巧妙地柔和在一起,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近年来的毒品案件一个比一个大,涉案情节也是一个比一个残酷。据我的搜集,例如:

1、青少年毒枭──(1)湖北:徐行行,武汉毒枭,被查获3650克海洛因,此人年仅18岁。(2)台湾:王佑文,台北大学商学系一年级学生,由其组建的贩毒集团号称是台湾北部最年轻、最具规模的贩毒组合,被查获“一粒眠”毒品1.2万颗、摇头丸2,700颗、大麻毒品,以及“红鸟”、“蓝蝴蝶”、“g水”等毒品。

2、各地毒枭──(1)辽宁:刘汉喜,辽宁人,被称为“辽宁大毒枭”,此人伙同他人从云南省昆明市购买11,000克毒品后,利用邮递方式将毒品寄到辽宁省鞍山市。(2)天津:付继红,重庆人,案发于天津,被查获海洛因5.22公斤、摇头丸140余粒、冰毒及底粉等共2.4公斤,此案系天津破获的最大一宗毒品案。(3)北京:马秀琴,甘肃人,案发于北京,被称为“京城最大毒枭”,被查获海洛因13,199.8克,毒资12.37万元,此案是北京收缴海洛因最多的特大贩毒案。(4)内蒙古:云争气,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此人垄断了土左旗的毒品零售及零售批发市场,系当地最大毒枭。(5)江苏:汤洁,系南京贩毒数量最大的女毒枭。

3、边境毒枭──谭明林,四川人,被称为“中缅边境最大毒枭”,系缅甸大毒枭杨国栋的女婿。此人拥有近两百人的武装贩毒集团,集团成员持有美式或德式的机枪、长短武器,最终被查获走私贩运入境的海洛因490公斤,并在运送毒品的仓库中另外查获11.08吨冰毒,堪称罗兴汉、坤沙等武装贩毒集团的延续,在泛金三角地区的各方割据贩毒武装势力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类似于谭明林的,另有2002年6月27日泰国移民总局移交的张启生,2003年11月4日泰国警方移交的陈炳锡等,他们已进入了国际缉毒警察的视野。

4、世界毒枭──(1)哥伦比亚:埃纳奥.蒙托亚,哥伦比亚“北谷”贩毒集团大毒枭,被称为“世界十大毒枭之一”。拉丁美州共计九个国家历时三年才将其擒住,最终逮捕近百名贩毒分子,没收岛屿、房产、船只、武器等高达7,000万美元的资产以及52吨可卡因。此前的哥伦比亚,相继覆灭的超级贩毒集团还有麦德林贩毒集团、卡利贩毒集团等。(2)墨西哥:西亚.乌尔基萨,华雷斯贩毒集团头目,被指为墨西哥四大贩毒集团之一,据称:美国大街上从墨西哥走私来的毒品有15%至20%是通过华雷斯贩毒集团实现的。同为墨西哥四大贩毒集团之一的,是由阿雷利亚诺.费利克斯兄弟控制的蒂华纳贩毒集团,其势力范围遍及墨西哥太平洋沿岸各州,垄断了该地区的毒品走私。(3)欧洲:阿卜杜拉.贝柏辛,土耳其人,被称为“欧洲最大毒枭”,其贩毒网络从土耳其扩展到英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和德国。据称:英国90%的海洛因毒品走私案件都与阿卜杜拉.巴伊巴森成立的贩毒集团相关,此人八年敛财就达100亿英镑。

一般的毒枭,谋取暴利是其主要目的;然而,在这个目的之外,也有一些毒枭一直妄图挑战与控制整个世界秩序和人类社会,其本身富含多重、矛盾而又极其复杂的人性,显示其狡猾、残酷与野心。在这个世界上,因吸毒而真正完全彻底地摆脱毒品的,少得可怜。毒品对人的控制,比其它任何东西的控制都要来得更完全、更彻底。肝脏分泌多少酶,胰脏分泌多少胰岛素,心跳频率是多少,大脑中的潜意识是怎样,血压有多高,诸如此类,毒品都能极其成功地控制。职务、金钱、美女、学位、名誉,与毒品相比之下,对人的控制都显得较为浅薄。

毒枭们深谙此道。因此,喜欢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毒枭谭明林,对部下的要求是“主要是不吸毒”,因为“吸毒的人做事比较懒散,做事情不那么果断,或者是该去办一件事情的时候拖拖拉拉的”。刘招华也是如此,他也希望“卖毒者不要吸毒”,“因为中国人不吸毒就不存在制毒”,不能不说这是最大的直白,然而也是最大的讽刺。这个刘招华,似乎还有一定的民族情节,称“我生产的毒品就是给国外的”,其原因是“人家用鸦片打开我们的大门,我也可以用冰毒打开他们的大门”。也就是说,这样一个毒枭,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做得有什么不对,反而可以将犯罪上升为荒谬的“正义”或者“爱国主义”。

毒枭的历程多是不寻常的,尤其在他们人生的早年,大多生存于底层,年纪轻轻便已饱经风霜。在这个结构复杂的世界里,基于社会的分层,最底层的人所获得的能量只能勉强维持生存,而其精神供应,则几乎等于零。社会之门打开以后,他们选择的机会变大,其极能吃苦的忍耐力和坚持度,比之许多生长于城市的罪犯而言,远胜其上。这里还要特别提醒的是,刘招华曾经是武警和法警。在这两个特殊的岗位上,他的接触面并不是如一般的公民那样狭窄和简单。体制之内与体制之外,他对许多人、事、物想得都很透彻。

清高、狂妄,刘招华仿似早已历尽一切沧桑,把世道看得比谁都清楚。他似乎从来没有心中的畏惧,凭一种高度自负的内心妄图征服所有的一切。他永不相信缉毒警察竟会把他逮捕,即使被逮捕了,也相当分明地流露出对自我的高度抬举:他毫不畏惧什么通缉令;他把审讯当作采访;他永远视自我为“英雄”或“贵宾”。似乎,他永不能忘记自己乃是这个社会的上层人物和成功企业家,以他“一天一夜”就能合成另类冰毒的水平,他早已俯瞰并鄙视所有的一切。善于伪装的他,当被揭开真面目的时候,他还努力地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成就”。然而,一个时代的怪胎,终被泯灭,因为他从一开始走的就是通往自我毁灭的末路,历史的定律不容他的智商和技艺而废除。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美国大毒枭在巴西落网
新兴毒品PMMA 台法务部将列入毒品管制查缉
墨西哥海边出现人头 疑遭毒枭杀害
中国最大贩毒案 主犯整容终被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