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废弃眼角膜 助人开拓视野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即使眼角膜因为疾病或伤害,不再晶莹剔透,也能为他人“保”住视力!有医师利用从角膜移植患者取下、原本要丢弃的角膜,来为患者修补眼白,不但废物利用,也把爱传递下去。

长庚医院追踪显示,患者接受这类手术后,视力与移植物都相当稳定。

台湾每年约有1千2百到1千5百例眼球破裂案例,其中不少受伤位置在角膜或是巩膜。

三军总医院眼科部主任吕大文表示,巩膜虽没有直接与视力相关,但当患者伤口太大时,直接将破裂处缝合,可能导致眼球变形,造成眼球内容物位移,影响视力,甚至严重散光。因此,必须以移植材料为患者实施修补手术。

不过,去年1整年台湾眼角膜捐赠数量只有179枚,与同期由美国、斯里兰卡等外国进口的眼角膜近千枚相较,显示台湾眼角膜主要还是仰赖国外进口。

一小块就能补眼白

至于巩膜修补,医师表示,用来补眼白最好的材料就是巩膜本身,国内一度有厂商引进以巩膜、心包膜制成的“异体组织片”,来做为眼睛的“补丁”, 由于保存期限与使用量、法规等因素影响,目前已经停止进口。从移植眼角膜患者取下的角膜,成为重要的来源。

长庚医院眼科部主治医师黄奕修指出,该院从1992年开始陆续以甘油保存角膜为患者修补巩膜,甘油保存角膜的来源,就来自接受角膜移植的患者。只要先确定患者没有肝炎等病毒感染,经同意后,取下放在脱水甘油中干燥保存在一般室温中,保存3个月后就可以作为修补巩膜的材料。黄奕修解释,甘油脱水过程中,细菌也无法生存。

国内外统计显示,以角膜修补巩膜成功率在9成5以上,不过,角膜与巩膜颜色不同,也可能有潜在感染风险,是采用此方法时必须注意的。

——————————————————————————–

术后弃骨 也能移植

〔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混浊的角膜可以回收用来修补眼白;手术取下的骨头,妥善处置也能嘉惠他人。

捐骨本 帮人站起来

目前包括荣总、长庚以及振兴等医院都设有“骨头银行”,除了来自大体捐赠者的骨头外,其中还有不少医师从骨折、置换人工关节摘下的“人骨”。

这些骨头经过急速低温冷冻处理后,每年至少提供逾千人使用,甚至有些罹患骨瘤必须接受大段骨头移植的年轻病人,因为移植人骨,而能重新站起来,一些因为严重外伤粉碎性骨折的患者,也可以利用骨移植配合骨内支架,避免留下长短脚的后遗症。

振兴复健医学中心主治医师朱唯廉表示,骨骼银行其实就是一个类似冰箱一样的特殊储存设备,医师从骨折、人工关节置换病人身上取下的骨头,或是同意捐赠大体的往生者身上,所取下的可用大小骨头。在取下处理后,随即放置在摄氏零下72度的冰柜中保存。

骨头会保存超过3个月,降低引起排斥的可能性,即可取出供患者使用;目前最常用在患者装置人工关节时,进行关节面重整使用。

台北荣民总医院骨科部主任陈天雄表示,虽然现在人工骨材越来越发达,但是人工骨在人体中,永远是“外来物”,不像植入的人骨一样,可以获得滋养、新生骨细胞,真正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活下来。

捐骨无损大体外观

不少国人不愿意捐出骨头,原因是担心将往生者的骨头捐出后,“火化时,可能连骨灰也没有?”

对此,长庚医院骨外伤外科主任吴基铨说,捐赠骨骼往往取下的只有大小腿骨、上下臂骨,且医院还会以人工骨骼或是木头等回填,外观上不受影响,火化时当然还是有骨灰。

陈天雄也强调,不是所有人都能捐骨头,骨质不佳、罹患感染性疾病或是先前罹患菌血症等,可能有感染风险的骨头,都是骨银行“拒绝往来”的对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