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中国网上商城击败美国对手

标签: ,

【大纪元9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冯静编译) 当中国的互联网开始兴旺,当地企业经常比海外公司有较大的优势,华尔街日报报导说,这是由于中国互联网的管理者限制外国人的经营权,使外国人难以参与互联网上的商业竞争,同时国内公司也比较了解和适应中国市场上的特性。

华尔街日报8月21日报导,于佩格(音Peggy Yu)及其丈夫李国清(音Li Guoqing)在中国网上销售刚刚兴起之时,1999年创立了在线售书网站、当当网(Dangdang.com)。今天,中国声称有1.23亿互联网用户,当当网则扩展了销售新产品的范围,并声称是中国最大的网上销售商。它的成功使于女士和李先生抵制了资金雄厚的外国对手、德国媒体巨人贝特斯曼集团(Bertelsmann AG)的竞争,并拒绝了亚马逊公司(Amazon.com Inc.)的接管提议,亚马逊公司稍后购买了当当网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卓越网(Joyo.com)。

当当网的经历和其他类似的公司显示出这些互联网企业的地方竞争者如何竞争,甚至挫败类似亚马逊、雅虎、谷歌和易趣 (eBay)这样的外国竞争者。

地方公司成功的原因之一,中国互联网的管理者限制外国人的经营权,使外国人难以参与互联网上的商业,例如,强迫公司提供的网上内容必须符合中国的审查制度。分析员和管理人员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国内公司能够了解和适应中国市场上的一些不同特性。于女士说,当当必须对亚马逊和其他公司的初始模式做出调整。例如,大多数当当的中国购书者的付款方式为交货时付现金,中国还没有普及使用信用卡。

北京技术研究公司、国际分析(Analysys International)总裁爱德华·于(Edward Yu)指出,外国互联网公司有时没有给当地管理人员足够的权利,以使他们的企业适应地方风俗。而且,国外的网络公司也发现难以与地方建立合作和发行的渠道。

易趣2003年购买了中国公司,但仍然落后于竞争对手、淘宝网(Taobao.com),淘宝通过对卖主提供免费服务,已在许多方面领先于易趣。在几年来抵制这个模型之后,易趣去年下半年也开始对卖主提供免费服务。

这场竞争从一开始就很激烈。贝特斯曼公司启动网上售书服务BOL,同年当当网开始创办。第二年另一个中国竞争对手卓越网创办。许多其它公司也开始在网上销售书或其它消费品。

在中国使用信用卡还不普及,意味着许多潜在客户不能在网上付款。因此当当网转换付款方法为其它二种: 货到付款和邮政汇票。目前当当网的交易只有大约15%通过信用卡付款。
另一个障碍在于中国分片的交付系统。当当网现有三个仓库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了确保能很好的延伸到大城市外销售,这个公司已经启动分片交易,在横跨中国大约170个城市经营将近50个交付公司。

41岁的于女士说,亚马逊主管人员2004年找她表示有意购买当当网。但她和丈夫仅愿意卖掉少数股份。亚马逊坚持要购买,在别处这是他们的习惯做法。

那一年晚些时候,亚马逊花费了大约7500万美元购买了当当网在中国的竞争者、卓越公司。目前当当和卓越在一些方面不分上下。另一个中国市场研究公司、上海艾瑞市场咨询公司(iResearch Co.)估计,当当网去年在其站点销售大约5520万美元的物品,稍微少于卓越销售的5640万美元。艾瑞还估计,当当的销售去年几乎增至三倍,而卓越只增加了50%。分析员于先生说,当当网”能够成为网上销售市场的龙头”。(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多数网民下辈子不愿做中国人
中国游客出境游10种不文明行为曝光
鼓励创意 裕隆日产举办首届青少年创意写作赛
SK-II风波续 中国宝洁公司网站被入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