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从政者要具备九种品德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16
【字号】    
   标签: tags:

系列转载由来:此文化课教材是正见网编辑部爲弘扬中国神传文化,编写的一套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大纪元教育栏目编辑亦身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下一代延续的重要性,特将全系列转载过来与广大读者分享。)

【原文】
   
皋陶(1)曰:“都!亦行有九德(2)。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3)。”
禹曰:“何?”
皋陶曰:“宽而栗(4),柔而立(5),愿而恭(6),乱而敬(7),扰而毅(8),直而温(9),简而廉(10),刚而塞(11),疆而义(12)。彰厥有常吉哉(13)!”

“日宣三德(14),夙夜浚明有家(15);日严祗敬六德(16),亮采有邦(17)。翕受敷施(18),九德咸事(19),俊刈在官(20)。百僚师师(21),百工惟时(22),抚于五辰(23),庶绩其凝(24)。”(《尚书‧虞夏书》)

【注释】

(1)皋陶谟(音高摇摩):皋陶是人名。谟,按说文的解释是谋的意思。  
(2)亦行有九德:人的行为有九种美德。亦:发语词。
(3)载采采: 采,事。采采就是很多事实。
(4)宽而栗:宽宏大量而又谨小慎微。栗,谨慎的意思。
(5)柔而立:柔,性情温和。立,有独立的见解。
(6)愿而恭: 愿,小心谨慎。恭,庄重严肃。
(7)乱而敬:乱,治,这里指有治理国家的能力。敬,处事慎重。
(8)扰而毅:扰,柔顺,指能接受他人的意见。毅,果断刚毅。
(9)直而温:直,正直,耿直。温,温和。
(10)简而廉:简,直率而不拘小节。廉,守分际。
(11)刚而塞:刚,刚正。塞,充实。
(12)疆而义:疆,(音强),强也,坚强,不屈不挠。 义,善;符合道义。
(13)彰厥有常吉:彰,彰显;显明。常,祥也,常吉,祥善的意思。
(14)日宣三德:每天都表现其中的三种美德。宣,显,表现。
(15)夙夜浚明有家:夙夜,早晚。浚明,恭敬努力。家,这里指卿大夫的封地。
(16)日严祗敬六德:严,通“俨”,庄重的样子。祗,(音之),恭敬。
(17)亮采有邦:亮,辅佐。邦,诸侯的封地。
(18)翕受敷施:翕(音细),聚合。敷施,普遍施行。
(19)九德咸事:咸,都。事,担任事务。
(20)俊刈在官:俊刈,(刈音义),指特别有才德的人。马融说:“才德过千人为俊,百人为刈。”
(21)百僚师师:百僚,指众大夫。师师,互相学习效法。
(22)百工惟时:百工,百官。惟,想。时,善。
(23)抚于五辰:抚,顺从、按照。五辰,北辰,指金木水火土五星。
(24)庶绩其凝:庶,众多。绩,功绩。凝,成功。

【语译参考】

皋陶说:“啊!检验一个人的行为可以依据九种品德。检验言论也一样,如果说一个人有德行,就应该要说明他所作所为是什么。”

禹问:“什么叫做九德?”

皋陶说:“宽宏大量却又谨小慎微,性情温和而又有主见,态度敬谨而又庄重严肃,能治理国事而又办事认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而又果断刚毅,为人正直而又待人和气,直率旷达而又能守分际,刚正不阿而又能充实,坚强不屈而又符合道义。这善美吉祥的九种美德应该要彰显啊!”

“每天都能在行为中表现出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地去实行,就可以保有他卿大夫的封地;每天都能庄重恭敬地实行九德中的六德,辅助天子处理政务,就可以保有他的诸侯国。如果能把三德和六德聚合起来普遍实行,使具有九德的人都担任一定职务,那么在职官员都将是才德出众的人了。诸位官员们互相学习仿效,他们都想尽职尽责,严格按照北辰运行和四时变化行事,众多的功业就可以取得成功。”

【研析】

皋陶谟是中国最早的会议纪录。本文只摘录其中一小段,阐述九德的具体内容。此九德不仅形成了中国古代完整的伦理体系,而且被作为君臣修身养性和任用官员的标准。此九德可说对政治家的最高道德要求,是种理想境界。其实不止为政者须具备德,而是人人都应该有德,才合乎宇宙的法理。

古有明训“以德服人”。翻开历史扉页,历代君王能流芳百世者,莫不具有高超品德,能知人善任,使能奠下美好江山。而今各大企业也渐渐体认到任用员工,须先考虑品德,才能让企业永续经营。一国之元首更须自我要求,方能上行下效,起到端正社会风气之功用。

“宗教中讲,有德来世当大官、发大财。德少要饭都要不着,因为没德交换,不失不得嘛!一点德没有,那就得形神全灭,真的死了。”(《转法轮》)祖先也常告知后代,要积德,道出了德的重要性。但培养德行要靠个人的自觉。大家认识道德其重要性,彼此约束,法令规章自消失于无形,若无德,再多的法律也规范不了人心,人人生活于恐惧中,互相猜忌,自取灭亡矣!

【延伸思考】
1 请你自我省思,“九德”做到了哪些?举具体事例说明。未做到的又该如何去努力?
2 请说明“以德服人”的重要性。
3 请找出与德有关的历史故事与大家分享。

【参考资料】
1. 新译尚书读本,郭建勋注译,三民书局印行,2005年5月
2. 新译尚书读本,吴玙注译,三民书局印行,民国66年11月
3. 《尚书》,钱宗武,江灏译注,周秉钧审校,地球出版社,民国88年3月
4. 注音尚书,钱宗武、江灏译注,地球出版社,民国83年7月
5. 《转法轮》,李洪志着,益群书店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本文选自《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共十八篇,以“山”和“海”为纲领,记述各地山川风物、神话传说等。是中国最早的人文地理志,也是收集古代地方神话传说最丰富的书籍。这一段讲述了上古有关“洪水”的神话及鲧禹治水的传说。
  • 管仲,春秋时齐国的名相,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霸主。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
  • 吴郡(1)陈遗(2),家至孝,母好食铛底(3)焦饭。遗作郡主簿(4),恒装一囊,每煮食,辄(5)贮录(6)焦饭,归以遗(7)母。后值(8)孙恩(9)贼(10)出吴郡,袁府君(11)即日便征,遗以聚敛(12)得数斗焦饭,未展(13)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14),败,军人溃散(15),逃走山泽(16),皆多饿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17)之报也。(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 《后汉书•杨彪传》:建武末,举孝廉,除郎中,以病免,复归教授。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仰慕之。
  •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要先要求自己,找出自已本身的缺点,努力加以改正,只有抱持这种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而能够这么做的人,我们就说他能“反求诸己”。
  • 文天祥,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宋末抗元名臣,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军大举进攻宋朝,文天祥捐献家资充当军费,号召一支万余人的义军,但元军锐不可当,义军虽英勇作战,也未能挡住元军,元军兵临临安,文天祥被派出城与元军讲和,却被扣留,谢太后见无法求和,只好向元军投降。
  • 本篇《黍离》选自《诗经》,《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先秦时代的一部古书,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但在当时只称它为《诗》或《诗三百》,到了汉武帝时代,就把《诗三百》列为儒家的五部经典之一,从此就有了《诗经》这个名称。
  • 语本《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牦,缪以千里’。”
  • 庾公(1)乘马有的卢(2),或(3)语令卖去。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4)可不安己(5)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6)杀两头蛇(7)以为后人,古之美谈(8);效(9)之,不亦达(10)乎?”(《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1),巽朕位(2)?” 岳曰:“否德忝帝位(3)。” 曰:“明明扬侧陋(4)。”师锡帝曰(5):“有鳏在下(6),曰虞舜。” 帝曰:“俞(7)!予闻,如何?”岳曰:“瞽子(8)。父顽,母嚣,像傲,克谐(9)。以孝烝烝(10),刈不格奸(11)。”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12),观厥刑于二女(13)。”釐降二女于妫汭(14),嫔于虞(15)。帝曰:“钦哉!” 慎徽五典(16),五典克从(17)。纳于百揆(18),百揆时叙(19)。宾于四门(20),四门穆穆(21)。纳于大麓(22),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23)!汝舜。询事考言(24),乃言厎可绩(25),三载。汝陟帝位(26)。”舜让于德,弗嗣(2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