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买走了我的车票?

十年砍柴

标签:

【大纪元2月7日讯】新年,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迁徙节了,从各种媒体报导的数字来看,铁路运量将达到1.55亿人次。仅仅春运第一天,就有高达330万人乘坐火车返乡回家。

铁路,作为便利的交通方式,也是中国运送南来北往的主要管道之一。可是,每逢黄金周或是新年,各大车站总是人满为患,“一票难求”的局面一年比一年严重。2007年新年,在人们的严重抗议下,铁路尽管作出了“严禁火车票上浮”的承诺,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地里“哈哈大笑”。车票不涨价是事实,可是,民工或是出行的人,都普遍感觉,今年的车票更难买到。各大车站虽然采取了增加售票窗口,24小时不间歇的营业,可是人们仍然等不到自己想要的票。不是早已售光,就是还没开始发票。

等啊等,票还是无影无踪。提前十天的预售期,表面上看是给广大旅客提供了便利,但普通人根本无法买到自己想要的票。早在出票之前,车站工作人员与自己的三亲六故,或者是与黄牛党“里应外合”,早已经把票几乎处理完毕,仅留下几张“代表作”而已。这不,无论是多么的高峰,无论是再紧张的车次,只要旅客愿意出高价,不在车站总是“票源充足”。试问,这样的票是如何到了少数人手中?怎么广大旅客“苦苦寻求”还是一场空?

中国的关系社会,自古以来广为人知。人托人办事,是人人熟知的“潜规则”。在铁路运力紧张的今天,其掌握有限资源的官员个人或是相关部门,自然成为被人“交易”的目标。在“糖衣炮弹”的攻势下,官员也是“原形毕露”,甚至“丑态百出”。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官场定律,官员利用公权谋取个人私利的腐败案件比比皆是。铁路部门的“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净,似乎有点让人怀疑,综观查出的贪官污吏,铁路系统好象“平安无事”。这个现象的存在,不知道是国家反腐部门的无能,还是铁路部门更善于“伪装”?

对比欧洲的铁路运输,中国的铁路里程并不具有优势,其速度更无法与欧洲同行“相提并论”。欧洲的铁路,列车快捷,路网完善,因而并不会出现“一票难求”的严峻局面。此外,欧洲严厉的法治,也使相当部分人不敢“以身试法”、“铤而走险”。中国的差距,还相当明显。于是,我的问题的答案,自然也只有放眼国外才能得以解决。中国的“特色”国情,并非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之匙”。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由警察冲击省人大抓人想起95年前一段往事
大国崛起下的小民心态
中国,别说你有多强大
苏信文:永远不能放弃的天赋人权——自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