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宇:国际宣传与国际形象

杨力宇

标签:

【大纪元3月2日讯】为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共近年发表一系列的白皮书与蓝皮书。早于上世纪末,针对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状况之批评,北京开始每年发布人权白皮书,后又开始发表国防白皮书及民主白皮书,这些白皮书均是针对欧美国家对中国之质疑及批判而提出辩解,并表达中国的官方立场及观点,同时也提供某些资讯及统计数字。同时也提供某些资讯及统计数字。白、蓝皮书实是中国国际宣传的重要工具之一。

国防白皮书

然而,中国的努力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美欧各国对中国的批评仍然持续不断。即以二○○六年所发表的国防白皮书为例,美国国防部仍然质疑书中所透露的中国国防预算数字,认为与真实数字相去甚远,并认为中国的国防政策、预算、新式武器的研发及其他领域均不够透明化。美国希望建立美中两国国防部长之间的热线电话,并多次邀请中国二炮司令靖志远(统率中国飞弹部队)访美均被北京婉拒。两国的军事交流近年虽有增加,但并不顺畅。

此外,最近中国从陆上基地发射一枚飞弹,精准地击毁正在太空轨道运行的一枚中国老旧气象卫星,美国反应强烈,并宣布立即中止刚起步的美中两国太空交流计划(两国太空交流系去年胡锦涛所提出并获得布殊的赞同而建立)。

虽然西方各国对中国的白皮书(特别是国防及人权白皮书)反应并不正面,但也有某些西方人士认为白皮书聊胜于无,至少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也透露某些讯息,因而希望北京也发表其他领域的白皮书。

现代化报告

今年一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一部报告,书名为《中国现代化报告二○○七》,回顾及展望中国现代化的进展。此一报告颇有白皮书的性质,系由中科院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撰写,主要内容如下:

‧如按一九八○年至二○○四年的发展速度估算,中国尚需八年才可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达到一九六○年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五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七,比二○○四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二○○四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一○八个国家中的第五十五位。

‧二○○四年在体现中国第一次现代化水平的十个指标中,有六个指标达标。

‧在中国三十四个省级地区中,港、澳、台已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北京等七个地区实现程度超过百分之九十;福建等十四个地区达百分之八十至八十九。

报告指出,美、英、德、日等二十四国目前处于第二次现代化;中国等九十七国正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缅甸等十国为传统农业社会,有些少数民族仍是原始社会。

报告认为,第一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第二次现代化的特征是知识化及讯息化。

此一报告的重点是工业、科技、知识、信息现代化,并提供颇多统计数字来印证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进展,认定二○一五年左右中国即可达到一九六○年发达国家(如美、德、日)之水平,虽落后欧美各国甚多,但却远远超越甚多发展中国家。

此一报告却全然不提政治、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明显地,中共所积极推动的是经济现代化,无意推动政治开放及政治现代化。

中国社会蓝皮书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度发表一部蓝皮书:《二○○七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此一蓝皮书系由社科院联合有关研究机构、高校专家共同完成的。

此一报告的根据为社科院于二○○六年三月至七月所进行的一次“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全国抽样调查”,涵盖二十八个省区市城乡的七一四○多个住户,获得有效问卷七○六一份。在调查中,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暂时的”此一问题,“比较同意”及“很同意”的人占百分之八十三;对“党和政府可管理好国家”,表示“比较同意”及“很同意”的人占百分之九十一;对“中国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值得骄傲的”,表示“很同意”及“比较同意”者共占百分之八十八;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状况是很好的”问卷,“比较同意”及“很同意”者占百分之九十。

根据上述统计数字,蓝皮书主编李培林(社科院社会研究所长)发表以下两项重要结论:

‧九成左右城乡居民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持乐观态度。

‧四分之三左右的城乡居民认为中国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李培林指出,此一抽样调查的最重要发现是,大多数中国民众认为“和谐稳定”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此一社会调查的问卷设计、抽样及有关数据外界人士甚难查证,特别是问卷设计颇多值得质疑之处,因所提出的问题及“很同意”及“比较同意”等答案似乎是为求取正面回应而设计。

蓝皮书全然不提中国社会中的矛盾、冲突、抗争及因征地、失业、医疗、贪腐、贫穷、爱滋病、矿难及其他天灾人祸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对民众的抗议、官商勾结及种种维权运动也一字不提。因此,颇多西方学者专家质疑蓝皮书的可靠性。

事实上,社会和谐的前提应是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均富等普世价值,但此一报告完全没有触及这些问题。

更令人惊异的是,蓝皮书认为“和谐稳定”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因高达百分之七十五受访民众认为中国社会是和谐的、稳定的。既然如此,中共中央为何仍要构建“和谐社会”,并列为未来主要任务之一?因此,此一报告的主要目的似乎是宣传及宣扬中国在中共统治下社会基本上是稳定和谐的;蓝皮书对一党专政所带来的政经及社会问题全然漠视,没有任何评析。李培林及其他执笔人士显然有意粉饰太平,无意务实面对严重的政经问题及丑恶的社会现实。

国际宣传与国际形象

在毛周时代,中国完全封闭,甚少透露重要讯息及精准的统计数字;甚至在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国向国际社会也甚少提供资讯,但现却发表一系列的白皮书及蓝皮书,当然是一种进步,但这些报告颇多问题及局限性,西方各国仍多质疑。

这些白、蓝皮书的国际宣传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对改善中国国际形象虽有某些助益,但恐难根本改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形象及面貌。中共实应务实面对中国的种种内外问题,提供具体而正确的资讯,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才能根本改变中国的国际形象。

二十一世纪为一资讯开放及交流的时代,中国有意崛起,并迈向大国之路,必须全面开放,融入国际社会,成为国际社会重要及负责任的成员之一,也必须推动民主与法治,尊重自由与人权,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也才能成为真正的富强之国。需知一党专政与和谐社会实是背道而驰。没有民主当然就没有和谐社会,正如胡锦涛所言,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

二十一世纪也应是民主世纪。民主大业,千秋万世,永续发展,长治久安。专制独裁,不得民心,违反历史洪流,必被历史的洪流冲毁–这是中共应有的认知。

转自《争鸣》2007年3月号(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杨力宇:中俄合作与美日联盟
【专访】杨力宇、李天笑看国际风云
高智晟﹑焦国标等获杰出民主人士奖
梅溪:探讨两岸三地民主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