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故事:耆域

木木
font print 人气: 4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8日讯】耆域,天竺人。为人倜傥,行事神奇,当时的人根本无法揣测。他常常往来于中原和西域地区,行踪不定。
一次,耆域在襄阳想坐渡船过江,船主见他衣服简陋破败,十分看不起他,因此拒绝搭载。等船到了对岸,人们发现耆域早已经到了,不免心中暗自称奇。这时突然出现了两只老虎,它们见到耆域,竟然垂下耳朵和尾巴。耆域用手摸了摸老虎的头,老虎便转身离去。两岸观者都追随着这位神僧,不愿离去。

晋惠帝(公元290年-306年)末年,耆域来到洛阳讲法。有时在给僧人说法时,他也会告诉他们的前世今生的情况,比如支法渊是从羊变来的,竺法兴前生是人。看到洛阳宫城,他便对众人说:“它好像忉利天宫,但一个是自然天成,一个是人造的而已。建造这个宫城的人是从忉利天来的,建成后便返回天上去了。屋脊瓦下应有一千五百件作器。”当时确有传闻,说建造此宫城的工匠确实在瓦下放了作器,在完工后被害。

时任衡阳太守的滕永文,寄住在洛阳的满水寺。一日忽然两脚挛屈不能起行,耆域亲自探看后,取来净水一杯杨柳一枝,然后用杨枝拂水,洒向滕永文,同时念着咒语。这样做了三次,滕永文行走如初。耆域告诉他之所以患上这样的怪病,是因为行事不谨慎的缘故。滕永文反思以前之所为,十分惭愧。后二人在寺中散步,发现有数十株思惟树枯死。耆域问道:“树死几时?”滕永文回答道:“已多年了。”于是耆域对着树念起了咒语,不一会儿枯枝变绿、发芽、生叶、开花。其神通让人惊异。

尚方暑中有一人得了怪病快要死了,耆域就将应器放在病者的腹部上,并用白布覆盖,还念了数千咒语。很快,满屋就弥漫着臭气,而病人则说:“我活过来了。”耆域令人打开白布,应器中有象淤泥一样的东西数升,臭不可近。病人不久就好了。

因为洛阳发生兵乱,耆域辞还天竺。洛阳僧人数百人,分别请耆域吃中饭,耆域都答应了。第二天五百人家里都有耆域,每个人都认为耆域去了自己家里。后来相互谈论起来才知道是耆域的分身降临。

耆域回到西域后,不知所终。

──转自《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印度拘萨罗国的一个渔村里,有一个名叫娄沙迦的小孩子,他在许多世之前,已经出家学道,但因贪心和对利的有执,加上嫉妒和心胸太狭窄,欺诈过一位阿罗汉比丘,而坠于无穷的苦渊之中,如今投胎在这个渔村,又给这不幸的小渔村带来了灾难。
  • 当佛陀和诸弟子在舍卫国的时候,王舍城的教区就由大迦叶主持,他常出入在王舍城布施福祉。而在他行乞的时候,却是远远避开富豪而专门去贫穷之家。在尊者的心中,他以为富人虽应该得到怜悯,但还是不如那些每日要为生存而忧愁的人更需要他的度化。
  • 从前在得叉的罗城,有一位受人尊敬的老人,家里有个女儿,长得很美丽,当女儿十六岁时,父母把她嫁给一个英俊的青年人,结婚后,生活也很平安。当女子怀孕了不久,不幸的事发生了,父亲去世了,守不住寂寞的母亲,竟然与自己的女婿私通,被女子知道后,真是痛不欲生,但又羞于外界的议论,生下女儿后,这女子就离开了他们,独自外出流浪了。
  •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大迦叶尊者是被公认的苦行僧。他从小就离群独行,聪明懂事过人。虽然出生于富贵之家,却不习惯于奢侈的生活。
  • 佛法无边,其中法理之深奥全看修炼人的境界,这里没有谁的对与不对,更何况对与不对也是相对的,修者在自己的境界中理解的永远为自己认识所限,随着境界的提高对法理的悟到,才会发现,佛法的博大与精深。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高僧,他就是禅宗六祖惠能。惠能凭四句偈语明心见性之后,五祖弘忍决定将禅宗衣钵传承给他。当弘忍拿出木棉袈裟时,郑重的对惠能说:“这件袈裟乃达摩祖师从天竺国带来的宝物。袈裟不是佛法,但它和佛法密不可分。袈裟是佛法的凭信,衣随法走,传法必传衣,衣在如法在。今日我将此衣给你,你就算是禅宗的第六代祖师了。”
  • 随着惠能的名字传遍岭南大地,各地的僧俗、许多达官显贵都渴望能听到惠能说法。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引起了远在荆南玉泉寺的神秀一派的极大不安。神秀本人不太在意,可是他的门徒却慌了手脚,都想要给惠能点儿厉害瞧瞧。
  • 《高僧传》卷三记载,求那跋摩是刹利种姓,世代在罽宾国为王。父僧伽阿难,抛弃王位,隐居山林。求那跋摩十四岁时见解即已超凡,而且崇德务善,懂得仁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