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随笔系列:生活中的一种修行

潘文山
font print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因她长时间都在花莲很难得有机会回台北,于是我拨了一天的时间陪伴她。我原本认为她是公事烦闷才上台北找朋友透透气,但基于隐私权我并没有刻意探询她来台北的用意。一路上我一直找机会开导她、鼓励她,并且还和她说了一些佛教因缘等话题,但她始终是心事重重。

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她告诉我,她很困惑不知道如何决定,我问她可否让我知道困惑的原因?她淡淡的笑着说:谢谢我一路上的安慰。原来,公司突然要调她回台北,她觉得非常不习惯也舍不得花莲的朋友。

她的一番话突然让我感觉到原来自己在成见之中,自我的观念很重,真是谢谢她。

送她到机场后,我搭乘一部计程车,并且说明要去的地点。司机问我:“要走最短的路,还是走最快的路?”我当时不解的说:“最短的路不就最快的路吗?”司机很专业的回答:“当然不是。现在是下班的时间最短的道路会塞车,所以可能要用比较长的时间。如果你赶时间,不妨绕一点路避开堵塞,反而会早点到。”

这时除了赞赏司机的专业外,同时也再次提醒自己,看待事情绝对不能只看表面,陷于假象,任何事情都有它的道理所在。今天一整天的体会是珍贵的,我想生活中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个习惯,就是面对事情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观念去解释。不过话又说回来:生活中每一件发生的事情,都是在提醒自己找到不足,修正过于执著的观念,这也算是生活中的一种修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她今年25岁,他今年32岁,他们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同事。她温柔、娴淑。他细心、幽默,他们在一起二年的时间,每天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几乎都在一起。同事都羡慕他们,也祝福他们。这一天是他的生日,而她一大早到市场买一些食物、打算做一些他平时喜欢吃的佳肴和一些点心,想要给他一个惊喜、帮他庆生。
  • 旅居英国的绮方,结束了英国留学生涯随着丈夫回国。远赴英国七年的时间,来去之间的身份差异就是多了一个妈妈的角色。碰面时,她外表不变、谈吐无异,一切和以前差不多。唯一有差的是她更细腻、更关心人,多了几分的成熟。她带着五岁的小孩,一边抱怨着小孩的调皮和吵闹,一边关怀备至的照顾小孩,忙碌中透露出喜悦和满足。
  • 几天前突然接了一通电话,是一位朋友打的。她的出现让我很惊讶,一位近二年没见的朋友突然打来。她的笑声还是像以前一样活泼有朝气。我好奇的问她“是什么风把你吹来?”她问我是不是改行当作家?我问她为什么这么说?她说在大纪元时报经常看到我的文章。
  • 对广告公司的经理文格而言,幸运曾有一次。不过这一次却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捩点。现在的他只相信真诚善良与能力和专业。幸运对他来讲只能说是随缘吧!
  • 嘉南是一家报社的行销人员,由于个性急躁,经常和客户争执,使得公司三、五天就会接到客户的投诉信,让整个服务部门相当困扰。同仁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就向公司高层反应,于是总部派出一名中层主管来调查,得到的结果是,这名行销人员平常对公司的商品一直没信心。面对客户的抱怨也不主动找出问题所在,使得客户对公司的不满不断加大。
  • 如果有人问“幸福是什么?”我想可能的回答是“拥有众多的财富”,也可能是“拥有别人没有的权利”,当然也可能是想掌握人人所求却无法轻易拥有的东西。

    一位很有钱的富翁,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海滩上散步,他发现一位渔夫在太阳底下就悠闲自在,于是问道:你为什么不打渔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