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贫富悬殊恶化 成为社会动荡隐形炸弹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30日报导】香港主权移交十周年专题报导(五) (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特稿)香港主权转移十年来,经济曾陷入低潮,但经过北京当局的大力“加持”,经济急速复苏,目前港股市值达港币十五兆七千四百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不过,在一片歌舞升平的同时,香港贫富悬殊的情况却急速恶化。有学者认为,贫富悬殊是社会的隐形炸弹,政府不能不重视。

从历史上看,香港经济结构经历几个阶段。上世纪五、六零年代,香港社会状况仍处于贫困时期;六、七零年代,大批上海资本家及中国大陆民众移居香港,香港人口急速加,从五十万变成近二百万,带来庞大的廉价劳工,香港经济急速起飞。

八零年代,香港经济出现了以纺织、制衣、外贸、金融、旅游、房地产和商业为主体的多元化走向,当时手表出口数量超过瑞士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不过,好景不常,八、九零年代香港工业大批迁移中国,香港经济正式转向第三产业即服务型经济发展,包括转口贸易、金融、商业服务、旅游业和房地产等,而制造业的比重逐年下降。

在主权转移后的一年多,香港遭受亚洲金融风暴及 严重急性呼吸道症侯群(SARS)疫症冲击,港府出现庞 大财政赤字,失业率曾上升至百分之八点六,创下历史新高,使港人生活举步维艰。

二零零三年七月一日,香港爆发五十万人上街游行 ,令港府面对空前的政治危机。

“七一”示威游行后,中国当局警觉到问题严重,向香港大方“送礼”,包括与香港签订“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及开放大陆民众到香港“自由行”旅游等,协助香港摆脱金融风暴以来的经济窘局。

今年二月,本地失业率下降至百分之四点四,就业 人数再创新高。六月十八日,港股成交额更首度突破一 千亿元大关。在成交炽热下,恒生指数与国企指数同创新高,恒指报两万一千五百八十二点八九点,上升五百六十五点八四点。

但香港经济在复苏并重现繁荣之余,贫富悬殊问题却日益严峻。

根据港府统计处公布的数字,二零零六年的坚尼系 数高达零点五三三。显示贫富差距的坚尼系数,数值在 零与一之间,数值愈大,代表贫富悬殊愈严重。按目前 公认的标准,零点三以下为情况良好,超过零点四属“警戒”,超过零点六则有可能因贫富分化引发动乱。

当前香港的“坚尼系数”,是一九七一年以来的最 高纪录,情况较新加坡、加拿大及新西兰等地严重。

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关焯照表示,香港贫富悬 殊已响起警号,反映经济复苏并未能惠及底层民众,社会的财富只能集中在高收入及专业人士身上。

中大政治及行政学系高级导师蔡子强指出,无论是 澳门及香港,虽然各重经济数据及楼市股市等有所好转,实际上却是贫富日益悬殊,以致民怨日深。

对于贫富问题恶化,“东方日报”近日的一篇社论道破了它的严重性。该报说“回归以来,香港贫富悬殊的情况急速恶化,去年每月收入低于港币五千元的打工仔,超过五十万人,比十年前上升了七成,占劳动人口一成半;而每月收入低于三千元的人士,也有十多万人,比九七年大增一点四倍。港府无视这种现实,还在大搞特搞庆祝活动,无异拿市民来穷开心,效果恐怕是适得其反。”

今年七月一日是香港回归中国大陆的十周年,政治、经济和民主是社会上最热门的话题,虽然香港经济表现兴旺,但坚尼系数的上升,却显示危机已伏。

相关新闻
江西堵路已平息 贫富悬殊疑为原因
澳门人均GDP首度超越香港
港议员忧贫富悬殊恶化
GDP超越香港 博彩业带给澳门的喜与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