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剥夺了孩子快乐的暑假?

标签:

【大纪元8月3日讯】进入暑期以来,中国大陆各种名目的家教、培训、夏令营又开始粉墨登场。一些打着“名师”旗号的培训机构开始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群发等方式,忽悠家长和学员,培训班大都打着“名师”的旗号,真假难辨。孩子的暑假并不轻松快乐。

据新华网报导,中国大陆暑期培训班随着气温渐热,街头各类暑期培训班报名点随处可见,培训内容从英法日韩等语言的基础班、提高班到各类等级考试以及乐器班、美术班、武术班无所不有。

* 以“名校名师”为诱饵欺骗家长和学生

7月28日上午,新华网记者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看到在校园的宣传栏里张贴着各种各样的招生广告。“很想去培训,但是听到有人受骗上当,就怕了。”一位停下来看广告的同学告诉记者。 在互联网上,许多网站上都发布有培训的信息。查阅后不难发现,其中绝大多数标注着“名校名师”、“资深教师”等字样,但关于老师的信息只有姓没有名,即使标注在“重点学校”任职的,也没有学校全称。

“花钱请来挂名的“名师”开始上的几节课还不错,可后来的课程都是由其他老师带的。”小王想起考研复习班的经历忿忿向记者抱怨。

学员冲着“名师”交钱上暑期班,但名师仅仅露个脸就再没出现,培训时却是普通教师甚至是还没取得相应资质的老师代替;试听时,内容只说到点子边缘,吸引家长下定金或交齐全款;真正上课时,便逐渐发现后面的课程内容多平淡无奇。而且,教学规模也缩水了,原承诺的小班变成大班,“才艺班”成了“才艺合并班”。

同时,这些培训机构的口头承诺多以高薪就业诱人,常打出“年薪10万元轻松 拿”、“初中毕业拿高薪”、“3月速成包分配”等空头支票,还向学员不切实际地承诺“100%就业”。

*违规办班的初衷

一位中学校长告诉记者,暑期办班,有两层需求。一个是因为家长的强烈要求;另一个是因为在升学压力的高压之下,各个学校之间互相攀比。当然,学校也有钱可赚。据了解,有的培训班每人交费高达1800元。

有一位学生家长反问记者,要是别的孩子学了,我家孩子没有学,那以后怎么办?怎么跟人家竞争?

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向记者提供了一份由杭州市城调队对市区1000户市民家庭开展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9.8%的市民家庭认为校外教育有必要。有孩子的市民家庭中有64.2%的孩子参加校外培训。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儿福联盟募款 提供毒害儿暑期安全生活服务
2007嘉义市第7届儿童戏剧节活动
儿盟吁关怀暑期独居儿 赖雅妍任爱心大使
中县社会局各福利服务中心暑期活动陆续开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