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行:便利店与即食文化

洪思行 香港

人气 13
标签:

【大纪元10月3日讯】要为八达通增值时,你会想起哪里?当逛街时感到口渴,你会想到哪里买饮料?在深夜时分和一大班朋友睇波,你会想到去哪里买零食?面对以上问题,相信你会想起7-11或Circle-K这类便利店。理由很简单,因为这类便利店,不但分店多,货物种类丰富,而且24小时营业,实在是方便得很。

在香港,以7-11和Circle-K为首的便利店,有逾千间分店。这个现况,无论在7-11的旧标语“总有一间系左近”,或是新标语“你间7-11系边”也好,都间接地反映出来。从另一面看,分店多的原因,或多或少都是因为它们深得香港人欢心。

便利店的成功,与现今社会中即食文化的大行其道不无关系。即食文化的概念源自即食面:只需要热水加上三分钟,就能够方便快捷地果腹。这种追求快捷,方便和简易的生活态度就是即食文化的写照。

事实上,细心留意的话,不难察觉在便利店内出售的产品,很多都是属于“即食”类别的:由饮料、零食、即食面、雪糕、雪条,到杂志、报纸、香烟等,都是能够即买即用的。当你感到口渴,只需花数分钟,到就近的便利店买包柠檬茶便可,比起到茶餐厅,省下了等位,等制作的时间。这完全符合即食文化中快捷的特质。

除此之外,24小时营业也为夜生活多姿多采的香港人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消费习惯,一种无时间限制的习惯。就算在凌晨时想买宵夜吃,只要有间便利店在附近,也不愁四周没有食肆。这种营业方式不但切合了香港人的生活习惯,也切合了追求方便这一即食文化的特点。

服务多元化和个人化也是体现即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与从前的相比,现今的7-11和Circle-K所提供的服务已经变得十分多元化。例如,八达通推出初期,普罗大众只可在各港铁站(当时还是叫地铁和火车站)增值,不便非常。为了方便香港人,于是全港所有7-11和Circle-K便利店提供增值服务。除此之外,现在的便利店还有熟食、传真、Wi-Fi上网,甚至捐款,提款等服务。便利店“变身”成一站式服务平台,令我们的生活变得简易,从中我们又可以窥视出即食文化的影响。

即食文化的兴起,其实是商业化社会下的一种产物。在一个商业化的环境下,效率变得至为重要,情况俨如“少林足球”中的三师兄所说的一样—“秒秒钟中几廿万上落”,时间就是金钱变成都市人生活上的金科玉律。人人都希望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来完成最多的事情,提升效率,从而寻求更多利益。渐渐地,这种商业思想和其引伸出来的行为,被潜移默化至日常生活层面上。如果以便利店的多寡来作为即食文化盛行的一个指标,我们可以发现,香港、台湾、日本和美国这些高度商业化的地区,都是7-11盘踞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出,经济发展是即食文化的催化剂,而即食文化也是大势所趋。

既然即食文化是社会大潮流,我们又应如何面对?有人认为,即食文化正如病菌般侵害我们的生活,例如人际关系,在即食文化的影响下,一生一世的传统价值观被改变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拍散拖”,或者是一夜情的流行。

诚然,即食文化有如吃即食面一样,偶然吃一两次是无妨的,但长期吃的话便对身体不好。但是,我们不应完全否定即食文化,毕竟在不同层面上,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正面的影响,因此我们不可对其采取“是或否”这种一刀切的批判方法。相反,我们应多反思我们的生活方式,加强对即食文化的自觉性,理性分析利弊,进而作出取舍,这才是最好的做法。@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麦当劳总裁:儿童肥胖问题并不神秘
都市话题:冻肉惊魂
速食送太快挨罚
速食业者组百元俱乐部 助学关怀国内外贫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