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富豪:汉堡包大王克罗克(下)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10月5日讯】克罗克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是他经营有方,创造性地提出了经营麦当劳速食店的3项标准:“Q.S.C”,即Quality,Service,Cleanness,意思是“品质上乘,服务周到,地方清洁”。这成了麦当劳区别于其他速食业的标志之一。
  
在品质上,克罗克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食品品质。他从麦氏兄弟手里买下第一个汉堡包销售店时,发现当时出售的炸土豆条是从冷藏柜里拿出来的,有点像“隔夜油条”,而且色泽暗淡,吃起来毫无香酥松脆之感。他认为这样的食品是不会引起顾客的食欲的,店里的生意也会因此而不景气。于是,他聘请专家着手改进炸土豆条的品质。首先要选用特别种植的土豆,切条后制成香酥松脆的炸土豆条。其次要不经冷藏,现炸现吃。这种新的炸土豆条出现在顾客面前时,果然备受青睐,销售量马上翻了几番。
  
公司还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品质标准,如要求牛肉原料必须是精瘦肉,脂肪含量不得超过19%。牛肉绞碎后一律按规定做成直径为98.5毫米,厚为5.65毫米,重47.32克的肉饼。在保证品质的同时,还必须强调一个“快”字:要在50秒内制出一块牛肉饼、一盘炸土豆条以及一杯饮料。为保证食品新鲜,还明文规定汉堡包出炉后10分钟或法式土豆条炸好后7分钟内卖不掉的话,就必须扔掉。由于有了这一套严格的品质措施,每一位来到麦当劳餐馆的顾客,都能够在50秒钟内吃到热气腾腾、味道可口的汉堡包和其他食品。这么一来,怎么会不受顾客的欢迎呢?
  
为了保持地方清洁,克罗克规定他的员工必须做到:男人每天要刮胡子,修指甲,随时保持口腔清洁,经常洗澡,不留长发。妇女不准涂指甲油,不可化妆过度,头上要戴发网。顾客一走,服务人员便要清理桌面,凡是丢落在地面的纸片,马上要捡起来。餐馆内还不许出售香烟和报纸。在这一系列规定的保证下,麦当劳餐厅的店面总是保持窗明、地洁、桌面净。由此,麦当劳便以清洁闻名全美国。
  
克罗克的经营之术,给公司带来极大的效益。公司的形象也因经营有方树立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注重广告宣传,也是克罗克大获成功的一个因素。麦当劳每年花在广告宣传上的费用高达几个亿。1981年,公司的广告费为3.2亿美元,占全年营业额的4.5%。1963年,公司还创造了“麦当劳叔叔”这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来做广告。“麦当劳叔叔”头上顶着一只装有汉堡包、麦乳精和土豆条的托盘,鼻子上装有一对麦当劳杯子,脚上的鞋子像两块大面包,其形象相当商业化。这个小丑般的形象,给顾客留下可亲可爱的感觉,特别受到孩子们的欢迎。“麦当劳叔叔”成了全美电视广告上为麦当劳作宣传的代言人。
  
任何一个企业成功之后,都不免将它的事业从国内转到国外,麦当劳也不例外。
  
1970年麦当劳决定向海外市场进军时,几乎无先例可循。因为那时美国服务业到海外投资的先例并不多,范围也仅局限于美洲。麦当劳欲开发其事业的国家都没有速食厅。这些国家的中产阶级,觉得到外面去吃饭是件大事,需要的是华丽、整洁的衣冠,白布桌,以及一道道的大菜。因此,麦当劳准备输出的不仅是汉堡包一类的食品,而且是一种饮食文化,其难度可想而知。
  
麦当劳最初尝试在加勒比地区以及加拿大、荷兰等国发展连锁店时,曾遭到失败,但后来在日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日本麦当劳总裁藤田针对日本的国情采取了独特的办法。他认为,“日本人既有一种自卑感,又有排外情绪。日本所有的东西都来自外国:文字来自中国,佛教由韩国传来,而战后从可口可乐到IBM都是来自美国。但是日本基本上是排外的,不喜欢中国人和韩国人,更不喜欢美国人。”由此他得出结论是,在日本的麦当劳公司从老板到员工,必须百分之百的日本化,使麦当劳的食品从外表看不出是进口的美国货。如果坚持这是美国货,顾客会因为不喜欢美国而不买此食品。1971年,克罗克同意了藤田的方案,与他签订了合作协议,美日双方各出资一半。藤田以富有戏剧性的行销手段,展开宣传攻势,使麦当劳在一夜之间便名扬全日本。1971年7月20日,东京银座区麦当劳餐厅如期开业,第一天营业额高达6000美元,打破麦当劳一天营业额的世界纪录。接着,第二家、第三家麦当劳餐厅相继开张。在短短18个月,藤田在日本神速地开办了19家麦当劳餐厅。麦当劳在日本一举成功,成为日本最大的连锁餐厅,年营业额达6亿美元。
  
克罗克在总结了日本的成功经验后,便以一个与日本相同的模式在全球开发市场:找一个合伙人,给予他相当股份和自主权,让他自由发挥。
  
就这样,一座座麦当劳餐厅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国安家落户了。它们在各自不同的国家,针对不同的市场文化,采用了不同的促销手段,但却使用着同一套标准的营运系统。到了80年代初,麦当劳已在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6000多家分店。仅1985年一年就发展海外分店597家,平均15个小时就开一个店的速度使得它的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1984年1月14日,拥有资产3.2亿美元的亿万富翁克罗克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而逝世了。但是他所创立的“麦当劳王国”还在迅猛地发展着。在麦当劳公司总部的办公室里,还悬挂着克罗克生前喜爱的座右铭:
  
  
世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恒心。
  
“才华”不能: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人并不少见。
  “天才”不能:是天才却得不到赏识者屡见不鲜。
  “教育”不能:受过教育而没有饭碗的人并不难找。
  只有恒心加上决心才是万能的。

  也许,这就是克罗克赢得事业的巨大成功的诀窍之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只要提起“希尔顿”三个字,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那豪华舒适的大饭店。谁都知道康拉德‧希尔顿是世界旅馆业大王,在世界各地的大都市里,都可以看到耸入云霄的希尔顿大饭店。他所创立的国际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现在在全球已拥有200多家旅馆,资产总额达数十亿美元,每天接待数十万计的各国旅客,年利润达数亿美元,雄居全世界最大的旅馆的榜首。
  • 希尔顿虽然曾在“家庭式旅馆”中做过招揽顾客的小职员,但真正悟出经营旅馆业务的一些原则,并逐步迷上这一行业,却是在他当上莫布利旅馆的老板之后。
  • 他又开始四处奔波,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能借的钱都借了,运气仍然不佳。1931年成为他一生中最悲惨的一个年份。后来他曾这样描述:“也许高山摇摇欲坠,但我依然满怀希望润为这是美国,我不愿放弃自己的梦想。”希尔顿迫不得已,只得拿几家希尔顿饭店作为抵押,以充债款。至此,希尔顿几乎空无一物,家人和同僚们的安身之处也操在他人手中。
  • 美国一对热爱速食的情侣特别订制的一个重15公斤、直经约有五十公分的超大汉堡作为结婚蛋糕。
  • 蓝正龙近日与刘心悠因戏传绯闻,同时又与低调交往2年的圈外女友林心茹情转淡,令人好奇谁才是他的最爱?但趁着前晚台风假,他的新恋情似也悄悄浮上台面!记者意外发现他与同演“波丽士大人”的女主角Judy甜蜜出游吃汉堡、看电影,还温馨接送她回家,2人是否正在交往?蓝正龙透过经纪人比利表示:“只是想交个可以谈天的异性朋友,没有暧昧啦!”
  • 世上没有哪位企业家像艾柯卡那样命运多舛,大起大落,几经沉浮。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扶摇直上,登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宝座,而后又从权力之巅被推落谷底;他雄心不泯,从灰烬中奋起,当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把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从危境中拯救过来,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使之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他那锲而不舍、转败为胜的奋斗精神使人们为之倾倒。一时间,他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记述他传奇经历的自传,以空前的速度风靡美国,风靡全世界。一股“艾柯卡狂热”席卷着全球。艾柯卡成了全世界闻名的超级企业家,他的传奇故事也被千千万万人所熟知。
  • 当上副总裁后,艾柯卡的才华得以全面发挥。他首先建立了季度检查制度,提高了经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接着,他又组织手下聪明而有创造性的年轻人每星期聚会一次,分析、预测消费者心理和市场。
  •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对艾柯卡来说无异于从珠穆朗玛峰坠入万丈深渊,几乎置他于死地。妻子气得心脏病发作,女儿埋怨他无能。他愤怒、仿惶、苦闷,甚至想到自杀。但他最终没有向命运屈服。
  • 麦当劳无异于一个神话。这个以经营汉堡包为主的速食王国,历经40年,到90年代初,在全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6万多家分店,每天销售汉堡包达2亿多个,年营业额达150亿美元。所有的麦当劳速食店都挂有耀眼夺目的金黄色双拱形M字招牌。人们望见霓虹灯闪烁处的“McDanald”几个字,以为这家速食公司的老板就是麦当劳。其实不然,麦当劳兄弟俩充其量不过是麦当劳公司的奠基人,而真正创建麦当劳速食王国的却是雷蒙‧克罗克。
  • 1961年年初,克罗克和麦氏兄弟就开始谈判出让麦当劳权利之事。但麦氏兄弟出价惊人:非270万美元不卖!其中兄弟俩每人100万美元,交税70万美元,而且一定要现金。克罗克差点气晕了,他放下电话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们明知他拿不出这么多钱来而把价码定得这么高,其用心是很明显的,就是不想让克罗克拥有控制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