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日 纪念韩战中的加拿大军队

人气 13

【大纪元11月6日讯】每年的11月11日是加拿大国殇纪念日(Remembrance Day),也称为阵亡将士纪念日,表达对在韩战中牺牲的同胞的敬意与思念。

前言
1950年6月25日晨,北朝鲜的军队越过三八线突袭南韩,揭开了三年惨烈的朝鲜战争。对于联合国来讲,这是它成立以来第一次面对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侵略行为。为了保卫世界和平及维护联合国的威望,联合国组成了由16个成员国军队加入的联合国军,开入南朝鲜,去抵抗北朝鲜的入侵。

加拿大作为联合国的成员国,为了维护联合国的世界和平的坚定理念和捍卫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派兵投入朝鲜战场。除了美国和英国之外,加拿大军人在朝鲜战争中所做的贡献和牺牲超过其它13个国家。总数大约26,791名加拿大军人投入韩战,其中516名军人长眠在韩国的土地上。

冲突的历史原因
在历史上,朝鲜长期是被中国政府征服和控制的。直到1910年,随着俄日战争,朝鲜的统治全落入日本手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同盟国的美国、英国和中国的领袖聚集在埃及的开罗,讨论日本战败后的安排并签署了开罗宣言。在开罗宣言中对朝鲜的前途作了“在适当时机,朝鲜将要恢复其自由和独立”的安排。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红军占领了朝鲜的北部,美国则控制了朝鲜的南部,三八线作为南北控制区的暂时分割线。当时双方都认为这是暂时的分割,不久的将来,南北韩一定会统一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不幸的是二战结束后,轴心国的失败并没有给这个世界带来和平。同盟国成员发现,他们与同一同盟国成员的苏联发生了冲突,东四方冷战开始。在北朝鲜,苏联扶植了共产党政权,美国在南朝鲜建立了民主政体的政府。由于三八线的分割,造成南北韩许多不方便。因此在1946年,南朝鲜领导人向联合国提出要结束这个分割状态。1947年9月,美国发表了“把整个朝鲜问题提交联合国解决”的意向书﹔而苏联提出的方案是苏美双方同时撤离朝鲜,然后由朝鲜人民自由选择他们的政府。美国反对,理由是﹕这将使南韩被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北朝鲜侵吞。

1947年11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对朝鲜问题的临时决议﹕设立一个临时委员会去朝鲜监督选举,并监视苏美双方军队撤离情况。但这个决议被北朝鲜拒绝。1948年5月10日南韩举行了选举,8月15日,南韩建立了大韩民国,并被联合国承认。

在北朝鲜,苏联立即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其领导人是共产党金日成。12月苏联宣布撤军,并要求美国军队也要撤出南朝鲜。当时情况是南韩的军队装备仅是轻武器、迫及炮,没有坦克、重机枪和战斗机,军事战斗力远远低于北朝鲜。而北朝鲜有陆军10个步兵师、5个边防旅、1个T-34坦克旅,战斗机近200架。双方冲突在三八线不断爆发,南北朝鲜双方都声称自己是朝鲜的合法政府。联合国警告朝鲜可能发生内战。

1950年6月25日晨,北朝鲜突然入侵南韩。在美国的要求下,联合国安理会在6月25日下午召开了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要北朝鲜停止进攻,将其军队撤回到三八线以北地区。但北朝鲜拒绝执行,军队继续向南推进。由于当时苏联一直杯葛联合国的一些决议,所以没有出席联合国理事会,因此没有行使否决权。
美国总统同时命令美国的海空军投入战场,支援南韩军队抵抗北朝鲜的进攻。6月27日,联合国作了第二次决议,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援助南韩去抵抗入侵。这实际上是联合国向北朝鲜的正式宣战。北朝鲜人民军攻势凌厉,6月28日南韩的首都首尔被北朝鲜攻陷。6月30日,美国杜鲁门总统批准美国陆军投入战斗。在联合国安理会提议下:所有提供军事支援的国家的军队统一指挥,指挥官由远东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将军担任,指挥部设在日本东京。到八月初,南韩和联合国军队退到釜山地区东南面一块狭小的土地上,前面是北朝鲜的大军,后面是滔滔的大海,没有后退之路。

加拿大政府的参与
加拿大政府反对北朝鲜对南韩的入侵。但由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国家进入和平时期,军队大量减员,正规军只保存三个伞兵营,二个装甲联队,一个野战炮兵团以及一些军事后勤部门,实际兵力只有20,369人,这些兵力仅仅起到国家防卫之用。因此在韩战刚开始时更本没有能力提供陆军去参战。加拿大政府只派遣了皇家空军和海军投入韩战。1950年7月12日三艘加拿大驱逐舰开入南朝鲜海域,空军六架北极星运输机投入军事人员和物资的运输工作,以后逐渐增加到十二架飞机。1950年8月7日随着朝鲜战场的危机,加拿大政府命令征募新兵,在联合国宪章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规章下,对一批赴朝鲜参战的专门兵力进行参战和装备。这些新兵大部分是二次大战后退役的老兵,他们是自愿去朝鲜参战的。

登陆仁川
1950年9月中旬,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联合国军仍被围困在釜山地区没有任何进展时,美军展开一项大胆二栖登陆攻击计划,登陆地选在仁川港。美军组成第十军团,由战舰230艘,舰载战机400架,美海军陆战队第三师及第五师作为第一梯队,步兵第七师和海军陆战第一师组成第二梯队,在海空军火力强大掩护下,在9月15日晨在仁川港登陆攻击,消灭北朝鲜守军。随后美军陆战队一师向南韩首都推进,美军第七步兵师向南进攻水源,切断了北朝鲜人民军的补给线。美国第八集团军和南韩军队突破釜山包围圈,与第十军团南北夹击歼灭了北朝鲜人民军主力。到十月初,联合国军队攻占了北朝鲜平壤。到十月下旬,美军前锋直逼鸭绿江–中国与北朝鲜的边界。随着联合国军队的胜利,几乎意味着朝鲜将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在朝鲜战争将结束时,11月25日,加拿大派翠西亚公主轻步兵团第二营仍按原计划从西雅图乘船前往朝鲜。

中国政府的干预
1950年10月1日,中国政府收到北朝鲜金日成兵败的告急电。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立即讨论这一局势。当时苏联斯大林提出让金日成退到中国东北去组织流亡政府,但中国政府认为不行。10月2日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主持中共中央会议,决定出兵朝鲜。10月6日中共举行最高军事会议,委派彭德怀去指挥中国军队入朝。彭德怀去沈阳召集第十三兵团、东北军区及东北炮兵师指挥人员,宣布中央政府入朝参战的决定,并组建成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从10月19日起,志愿军十三兵团18个师再加上3个炮兵师共30万人作为第一梯队,在黑夜暮色的掩护下度过鸭绿江,潜伏在联合国军前沿阵地前。志愿军的第二梯队,第九兵团共12个师随后渡江跟进。由于中国军队关于黑夜偷袭战术,所以他们大规模兵力移动保持非常隐密,没有被联合国军队及空中侦察机发现。10月27日,当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冲上联合国军阵地时,联合国军远东指挥部还认为中国军队仍在中国境内集结等待命令,怀疑前线发来的有关中国军队参与攻击的报告是否有错。在志愿军的强大攻势下,联合国美军被打懵了,溃退后几百公里,一直退到临津江边,在南韩首都以北才重新建立防线。在12月16日,北朝鲜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共12个师在兴南地区进行了另一波的攻击,迫使南韩军和美军乘船从海路撤回釜山。但是在这次攻击中,志愿军阵亡4万军人。12月31日夜5时,中国军队进行了第三波向联合国军的攻击。到1951年1月4日中国军队向南推进100公里,攻击数十城市,南韩首都首尔再次被共产党军队占领。

加拿大陆军投入战场
加拿大派翠西亚公主轻步兵团(PPCL1)第二营在12月14日抵达朝鲜后归英国国民第27旅指挥。在英27旅旗下有二个英国国民步兵营,一个澳大利亚皇家第三步兵营,加拿大PPCL1第二步兵营,再加上新西兰第16野战炮兵团和印度第60战地救护队,总计兵力在六千左右。1951年2月中旬,联合国军向三八线反攻,英27旅向横城东北方向攻击。当时守卫在这区域的是中国志愿军侧翼后卫部队。在2月21日,加拿大PPCL1第二步兵营进入预定的进攻位置—尚山村的北面山谷盆地中。当时风雪交加,使得进攻艰难危险。但幸运的是志愿军抵抗轻微。D连从高地向东北方冲锋时,与中国军队第一次交火。以后几天战斗进行的很困难。因为山区地形从250英尺到425英尺不等,而且山的每边都长满带刺的蔷薇。山地又覆盖了厚厚的白雪,使地形很难判别。气候又奇冷,志愿军的抵抗又非常顽强。到2月22日,C连向444高地进攻中,4名战士死亡,一战士受伤。其它英联邦的军队也碰到类似的困难。到2月底,英国27旅在与志愿军的战斗中,在大雪覆盖、泥泞的山路中向前推进25公里。3月7日澳大利亚皇家第三营命令进攻401高地,加拿大派翠西亚公主轻步兵团第二营(PPLC2)进攻532高地。有一峡谷正好横断在进攻的路线上,这一地形给中国军队提供了天然防卫线。开始志愿军抵抗非常顽强,加上中国军队挖的掩体,坑道非常好,伪装又巧妙,所以进展非常迟缓。到后来联合国军分段进攻切入,整个战场变成一段段混战时,志愿军突然撤出战场,并且在以后几天里,北朝鲜人民军和中国志愿军从所有的前沿阵地大步后撤。3月15日南韩首都首尔被南韩第一步兵师解放。随着共产党军队后撤,美第24步兵师向三八线加平地区西面推进,而英27旅配合在3月31日推进后加平河谷的东面。4月8日加拿大PPCL1第二步兵营越过三八线。

加平战役
当联合国军西、中、东都推进到三八线处时,从战场形势来判断,证明前一段时期,可怕的中国军队向后撤退是为了把军力布置在临津江北面的高地上,进行补充便立即重新配置火力。1951年4月22日,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发动了春季攻势。4月22日晚,志愿军四个兵团15个军加上北朝鲜人民军5个军团共120万大军分三路向联合国军发动进攻。美军第一兵团和第九兵团在被凌厉的攻击下抵抗不住,被命令后撤。在第九兵团防御区加平地区,志愿军40军3个步兵师和1个炮兵师向美军24兵师和南韩第6步兵师发起攻击。志愿军一个师团和一个炮兵师猛攻南韩第6步兵师,在暴雨般的火力攻击下,志愿军突破防线。整个南韩第6步兵师阵地陷入地狱般的灾难之中。为了避免联合国军被志愿军分割包围消灭,南韩第6步兵师被命令撤退,但是志愿军穷追不放。正好英27旅的防守阵地在南韩第6步兵师后方,起了掩护第6步兵师撤退并阻挡志愿军追击的作用。澳大利亚皇家第三营守卫的504高地,加拿大PPCL1第二营守卫的677高地,以步兵营位于677高地后南方组成英27旅的防守阵地。这位置处于加平河与北汉江交汇处。这河谷最宽处有2800米,由此向南逐渐变窄,周围从山围绕。23日夜,澳大利亚步兵营首先遭到攻击,伤亡惨重,25日撤退。加拿大的677高地就成了中国军队攻击的目标。

当晚10点,中国军队炮击677高地,并从两侧突袭,战斗向周围扩展,加拿大战士多次击退中国军队的进攻。中国军队118师围住了677高地。在英27旅的炮兵团火力以及空中轰炸机支援下,加拿大军队守住了阵地。所有的补给都只能通过空投来获得。战斗一直打到第二天下午两点。并在英军的协助下重新开通677高地与总部的联系。加拿大PPCL1第二步兵营面对7—10倍的中国军队,坚守了阵地,牺牲了10个战士,223个士兵受伤。由于加平市被中国军队攻占,加拿大第二步兵营后只能放弃677高地,撤退到新的防线。

5月初,加拿大国防部派遣加拿大皇家第25步兵旅到达南朝鲜釜山市,然后向北移动,在汉江与英国第28步兵旅(替换英27旅)汇合。这时联合国军队开始第三次向三八线发动总攻。1951年5月24日,加25步兵旅在美第25步兵师的指挥下,向义政府市东北方向推进,目的是在临津江南面建立新的防御阵地。

在抱川河谷中,左边是加拿大皇家步兵团第二营,右边是加拿大皇家22团第二步兵营,在坦克、火炮及工程分遣队的支援下,同时向前推进,并在5月27日抵达指定位置,替换先前到达的特分遣部队。5月28日,加拿大军队越过三八线,驻扎在467高地山脚处一焚毁村庄里。

对乾安里的攻击
加拿大皇家步兵二团必须占领467高地才能继续向北推进。因此组织一个营的兵力进攻467高地。A连去攻占在467高地北面的乾安里村;B连占领467高地西面的162高地,为主力进攻作侧面掩护;C连去攻占在467高地与乾安里村之间的269高地,以作对A连和D连的进攻的支援;主攻467高地由D连担任。加拿大皇家骑兵第二野战炮团坐大力支援。5月30日晨,在风雨中攻击开始。A连、B连和C连都按时到达指定的位置,但D连遇到中国军队强烈的抵抗并遭受了伤亡。战斗直到下午志愿军仍控制住467高地。同时一支志愿军部队进攻乾安里的A连与指挥部的联系,而C连的位置距离乾安里太远,以至不能再机枪射程中有效帮助A连。由于467高地位于志愿军中部战区物资供应线上,又是铁原平原上通讯驻扎地,所以志愿军寸土不让。D连多次尝试都失败,并且A连为了避免被志愿军歼灭,指挥部命令撤出战场,退居形成一新防御阵地,以防志愿军反击。在这次艰难的进攻中没有达到计划的要求,有6位战士阵亡,54位受伤。

从1951年10月开始,交战双方为停战展开谈判,因此大规模的进攻基本上停止,只是在局部地区发生零星的战斗。加拿大军队配合联合国军及其它国家的部队守卫阵地直到停战协议生效。加拿大军人为保卫世界和平和捍卫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记
三年的朝鲜战争造成交战双方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联合国方面:
南韩军人阵亡人数58,127;175,743人受伤;80,000人失踪。美国军人阵亡人数36,516;92,134人受伤;8,176人失踪。英国军人阵亡人数1,109;2,674人受伤;1,060人失踪。加拿大军人阵亡人数516;1,042人受伤。澳大利亚阵亡人数339;1200人受伤…… 联合国军队在战斗中死亡、受伤及失踪军人的总数为47.4万左右。

北朝鲜军人阵亡人数为21.5万,30.3万人受伤,12万人失踪。中国志愿军有14万人阵亡,38万人受伤,21.4万人失踪。苏联军队有315人阵亡。

北朝鲜、中国军人在战斗中死亡、受伤及失踪人数是在119万到157.7万之间。战争还造成100万左右无辜平民死亡及500万的难民。

国殇纪念日即将来临,当我们别上红色的罂粟花时,特别要珍惜和平来之不易,同时要向那些为加拿大、为世界和平、为民主自由而英勇捐躯的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加国雇主不再苛求工作经验会双语者吃香
加科技业巨擘北电网路可能将再裁员五千
法轮功律师:抗议展板不违反交通附例
保险局开展卑诗预防犯罪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