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曾参和王曾

文道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以修身和孝行着称,主张慎言内省戒惧, 撰有《孝经》、《曾子》、《大学》等著作。“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曾参说的。

话说北宋丞相王曾的父亲非常尊崇孔子,对圣贤的书更是十分爱惜,凡见到破损的都要把它补好。有一天他做了个梦, 看到孔子对他说: 你对我的书如此爱惜,我很感动啊,我就让曾参去做你的儿子吧。果然不久,王曾便出生了。

王曾幼年时父母就去世了,是靠伯父养大的。二十多岁他在解试(乡试)、会试(省试)、殿试皆获第一,是为“连中三元”。 当家乡的百姓得知这个喜讯后,都敲罗打鼓的在城外迎接他。王曾却换上便服绕道进城了。他谦虚的说:我是故乡的水土养大的,侥幸中了三元,理应为国家、人民效力,哪里还敢要家乡父老来迎接我呢? 王曾后来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宋真宗对王曾极为欣赏,时任职翰林学士,知审刑院等。 后王曾又辅佐十一岁的仁宗即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

王曾风度端厚持重,眉目如画。在朝为官,进退有礼,闲时平居,寡言少语。他才思敏捷,擅长诗文,研习文史。他在殿试时《有教无类赋》诗中写的警句:“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纤草何知,尚薰酋而相假”深得真宗赞许。王曾在做宰相时,虽然位高权重,但他不改沉稳持重,谦虚退让的君子品格。经他举荐给朝庭做官的才华之士很多,但他却从不让别人知道。

性情耿直的范仲淹有一次见到王曾说:公开地任用贤人名士是宰相的职责,您德高望重,遗憾的是这个你没有做到。王曾回答:作为执政大臣,把恩赏全揽到自己身上,那怨恨归谁呢 ?范仲淹叹服。

当时人们都佩服王曾气量洪大,胸怀坦荡,称赞王曾真是贤相啊!

转载正见文章:http://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5/29/53073.html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二战上校转生美国男孩?无师自通就会德语?看到烟花,他的下意识反应你绝对猜不到……父母帮他找到了前世!
  • 俗话说:欠债要还天经地义! 但是现在人心不古,多见的是赖债逃债的人 。法律还设有债权的年限,过了期限债务就消失了。然而,债逃了一时、逃了一世,真的就得以无债一身轻了吗?还有的说“下辈子做牛做马来还!”这句话背后可能有深意,而不仅仅是一句游戏之言!
  • 北宋后期诤臣刘安世,时人称之为“殿上虎”。他的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当时奸臣当道,蔡京将他连续贬谪,在贬所他在梦中见到了一个道士,当他见到出生的幼子时恍然领悟,道士转生到刘家做儿子。前世的一段血债,这位北宋名臣又是怎么偿还的呢?
  • 活人兼职阴差队长,揭秘真实的勾魂过程;为什么有人灵魂已走,肉身却还活着?人的寿命其实与健康无关?
  • 人畜之间会轮回转生,人可能造孽转为猪身,猪受苦还业后也可能转生为人。世上有人身带着猪蹄的人,示现了人畜互转生的过程。
  • 最近几年,大陆流行穿越小说和电视剧,故事说的是某个人死后,灵魂出窍,但身体却被几百年或几十年后的灵魂占据,通俗的说就是“借尸还魂”。
  • 有轮回转世的研究案例显示,一名比利时女童拥有遥视(clairvoyance,又称千里眼)这种超能力,并记得前世是药剂师。她准确说出了前世工作的药房所在地,而且经证实为真。
  • 有轮回转世的研究案例显示,一名芬兰男童在过世后再次转生为前世母亲的儿子,续接前缘。尽管他这一生的父亲与前世不同,但他这一生的长相却与前世相似。
  • 关于幽冥界的一手资料!人离世后到底会经历什么?灵魂离体时有何感受?作恶之人,念诵佛经有用吗?
  • 轮回转生的故事,在古代就有,本文是转生富少,循着前生记忆找家人的故事。他们记忆中的前生事,一一有依据。人们随着他们的记忆指引,重现往日一切故物,慨叹万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