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场馆观赛规则严得令人叹

标签: ,

【大纪元7月15日讯】(美国之音记者:张楠2008年7月14日北京报导)经过两年字斟句酌的研究,北京奥组委星期一公布了《奥运场馆观赛规则》。按照规定,奥运比赛场馆内将禁止游行、静坐、示威等行为。

北京奥组委说,制定《奥运场馆观赛规则》既是为了确保观众的人身安全,也是为了保证赛场气氛的欢快、祥和,因此历来是奥运会筹备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据介绍,规则内容涵盖法律事务、 票务管理、安全保卫、技术保障、竞赛组织、现场秩序等多方面赛事组织工作的需要,主要包括限制物品、限制行为、禁止物品与行为等三方面内容。

北京奥组委志愿者部副部长张振良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星期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读了有关规定。他说,观看比赛时,不得携带各种软硬包装的饮料与食品,易碎品和各类容器,锣鼓、喇叭、口哨等各类乐器:“任何横幅、标语、传单,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宗教、政治、军事、领土、人权、环保、动物保护等内容的宣传品和展示品。”

此外,刀具、球棒、长棍、长柄伞、打火机、火柴等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物品也不得带入。

场内严令禁止的物品和行为包括携带枪支、弹药、弩、匕首、烟花爆竹,及腐蚀性和放射性物品:“任何游行、静坐、示威行为、裸奔等其他扰乱现场活动秩序和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行为。”

进行限制的行为是指虽不触犯法律,但有可能对场馆秩序、赛场环境、赛场人员构成干扰的行为,比如,在非吸烟区吸烟、翻越栏杆、踩踏座椅以及向比赛场地或观众座席投掷物品、刻意展示、宣传服饰及随身物品上的商业标识、集体穿戴含有相同或相似设计图案、色彩组合或商业标志的服饰。

奥组委志愿者部副处长黄可瀛就《奥运场馆观赛规则》回答了记者提问。关于禁止游行示威行为的条款是否只适用于奥运场馆,奥运场馆外是否有专门的示威区域。黄可瀛说,《规则》的条款只限于奥运场馆内。至于场外能否示威,她建议记者向有关部门查询。

早些时候有报导说,为了应对各地进京告状的上访请愿者,当局计划改变以往强制遣返的方式,将丰台区的世界公园划为全封闭式的访民专用区。访民可以在世界公园举行演讲、抗议及示威活动。

但是6月11号,世界公园在其网站上发表声明说,目前该园没有接到任何有关部门的通知,园内各项活动全部正常开放。望广大游客勿信勿传。

北京奥组委发言人孙伟德在回答记者询问时表示,他没听说过此事。他说,任何组织和个人在奥运会期间举行集会、游行或者示威活动, 都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按照集会游行示威法事先向警方提出申请,批准以后方可进行。

关于不得携带横幅和标语进场的问题,黄可瀛解释说:“我们所限定的横幅、标语等并不是单单指政治、宗教的,我们是指各种类型的横幅和标语,包括各类加油的标语等等。在这个里面,我们要和各国观众,要体现一种公平、公正的原则。”

黄可瀛说,这个规则借鉴了雅典和悉尼奥运会的做法,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修订。比如,雅典禁止携带大量硬币进入场馆。这个规定跟雅典的消费习惯有关,中国在自己的规则中删去了这一条:“另外呢,在国外,尤其是露天场馆,涂抹防晒霜之后享受日光浴,是观众和群众非常喜欢的习惯。在北京,我们很多老百姓习惯打着遮阳伞从家出来,所以我们要求观众不要在座席区撑伞,长柄伞是不能进入场馆的。”

《奥运场馆观赛规则》没有对什么叫政治宣传品之类的问题加以说明,也没有解释如果违反了规则会受到何种处置。不过,张振良说,这个规则除了观众版以外,还有完整版供工作人员参照执行。完整版对奥运场馆规则进行了专业描述和全面界定。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出席京奥开幕式  萨科奇两面不讨好
陆委会:盼北京开放媒体是常态非仅因奥运
蔡英文忧心马政府过度向中国倾斜 
加总理重申不出席奥运开幕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