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散人:算算“被就业”的这笔账

五岳散人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0月21日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位官员到某地督察就业工作,在和大学毕业生代表们座谈的时候,谈到了目前网络上的流行词语“被就业”。“截至9月底,我们统计的大学生就业率是74%,但是网络上有很多网友对此产生了质疑,说并没有那么高,还发明了一个词汇叫‘被就业’,其实真实的情况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样糟糕。”只是这么说当然没人会相信,这位官员还叫起两个与会的大学生代表,一个是某艺术院校的,据说与这位学生代表关系密切的13人里,只有两个人没有找到工作;另外一个普通的二本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代表说,她们那个专业78人里,有34个人考上了研究生,还有30人去幼儿园做了老师,还有几个去了企业,目前只剩下一个人还没找到工作。

这个完全是随机调查的结果,似乎证明了一向以来该部门自己做的调查:政府公布的就业率可信度较高。

关于是不是可信度较高,没有调查也就没有发言权,至少这种随机调查我等是不太可能做的,因为没有人帮忙组织这种由学生代表出席的座谈会。但即使在这种看上去随机、实际上经过主办者选择参与人的座谈会上,如果仔细分析一下的话,也能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至于这些信息是否证明就业率的可信度,那就要看大家怎么看了。

比如说第一位那位艺术专业的学生代表所言,13人里面只有两人没有落实工作,这只能是表现了她所在专业与班级的一部分状态。做学生代表与高官对话之时,学生代表相信还是还是经过筛选的,品学兼优是一般的条件。如果我们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话,就可以大致判断出她所交往的学生圈子。而这个相对优秀的圈里还有两个人没有找到工作,是不是能证明就业率就不好说了。

另外一个例证更要有意思一些。一个普通二本的学校,在同一个专业里出了近乎一半的研究生,这那里是二本嘛,国际一流大学都是称得上的。但有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这样: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考研其实是一种延缓就业压力的方式。而这样的一个学校出了这么高比例的研究生,大致就是大家都知道工作不好找,从而采取了这种方式把就业压力推到了几年之后——顺便说一下,前段时间被热炒的新闻之一就是我们培养出的博士数目已经成为世界第一,这里是不是有研究生扩招的功劳是不言而喻的。但水平如何就实在是不好说了。

而就业统计的时候,是不会把考上研究生的人统计在内的,但实际上这些研究生到底是为了学术与专业兴趣而考研,还是因为就业压力而考研,统计数据里不会进行说明。这样七加八减下来,再加上某些不充分就业——比如最近几年出现的不拿工资先干活的就业——达到政府公布的就业率其实也是不难。所以,人家这话也不能说是错的,只是统计与解决的方法不同而造成的罢了。

您看,即使从这样的座谈会当中也是有真相在其中的,只是这个真相是用平常我们不熟悉的话语表达而已。而统计数字要是这么统计的话当然是没有造假的,但我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感受也是没有造假的,到底是实际感受正确还是统计数字正确恐怕就是一个选择题了,我个人的选择大概是前者,因为我所受过的训练不太能相信把所有不利因素都排除后的实验数据,我觉得按照这样的数据作为指导来构建现实中的物件儿,估计会出大事儿。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五岳散人:天然合理的质疑权
五岳散人:典型的中国式个人隐私
五岳散人:中石油“受贿门”中廉价的人格
五岳散人:对于日本旗的错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