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创豪:永恒的郁金香

余创豪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5月20日讯】每年五月初至月中,加拿大首府渥太华都会举行一个为期两星期的郁金香节。内子和我刚刚在这个时候到访渥太华,真可谓适逢其会。

郁金香节源于二次大战之后,二战时纳粹德军入侵荷兰,荷兰公主在加拿大寻求庇护,当荷兰公主在加拿大生产孩子的时候,加拿大政府宣告公主所在的医院为荷兰属土,如是者未来王储在法理上是出生在荷兰。后来,加拿大军队参加盟军,自德国的魔掌下解放了荷兰。为了感谢加拿大人,此后每年五月荷兰都赠送三十万朵郁金香予加拿大。

漫步于彩虹般的花丛,我完全无法将如此良辰美景,联想到战火硝烟,唯一使人联想起政治、军事斗争的东西,是花朵的名称:“加拿大解放者”、“艾森豪威尔将军”、“肯尼迪总统”……。在微风下,郁金香如波浪般舞动,仿佛活了起来,仿佛每一朵郁金香,代表着每一位阵亡的军人,披戴着不属于人间的艳丽,向我们宣告:一切争斗、苦难都已成过去。

我们有机会跟一位加拿大人共进午餐,他跟我们分享了自己的见闻和看法:“我的叔叔是加拿大退伍军人,一九九五年是大战结束五十周年纪念,荷兰邀请每一个加拿大退伍军人到荷兰参加纪念活动,机票、食宿全部由荷兰负责,当时儿童热情地拥抱加拿大老兵。荷兰教科书歌颂加拿大人的义举,许多战死的加拿大兵安葬于当地,荷兰学校安排小学生负责打理加拿大兵的坟墓。二次大战时,英美军队解放了许多欧洲国家,但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好像荷兰人般有如此深厚的感激之情。”

我联想起:许多美军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捐躯于法国,可是自戴高乐政府开始,法国人一直怀着反美情意结,一位美国官员曾经赌气地宣称:要将葬在法国的美军遗体掘出来,然后运回美国安葬。

我猜想:荷兰人的隆情厚意,也许跟他们乐于助人的性格有关。荷兰一直是欧洲人的避难所,十六至十七世纪,西班牙天主教徒迫害犹太人,许多犹太人因而逃亡到荷兰,著名哲学家斯宾诺沙(Spinoza)是犹太裔荷兰籍人,他的家庭正是为了逃避西班牙的压迫而寄身于阿姆斯特丹;在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时代,新教徒受到天主教会仇视,再一次,荷兰成为流亡者的庇护所,例如著名的加尔文胡格诺派神学家贝理(Pierre Bayle),其亲人在法国被杀戮,他逃亡到荷兰后鼓吹宗教宽容的精神;当希特勒大举屠杀犹太人时,不少荷兰家庭冒险收容犹太人,有些荷兰人因此而惨遭灭门之祸,葛培里布道团制作的电影【密室】(Hiding Place),就是以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为故事主线。令人遗憾的是,在同一时期,加拿大政府却拒绝发放签证予欧洲的犹太人。

笔者认识一些非常自我中心的人,总是认为人家对自己好,无非怀有目的,相反,一些乐于助人的朋友,对人性比较乐观,他们相信人世间仍然存在着高贵的情操、无私的爱心、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在历史中,荷兰人一直无私地帮助其它欧洲人,也许,自己一旦受人恩惠时,他们就会将自己的想法、感受投射到他人身上。

眼前有形有体的郁金香,虽然五彩缤纷,但他们无形的象征却更加美丽千万倍;植根于地上的郁金香,总会有凋零的一天,但在地平线之外,高贵、纯洁的隆情厚意却伸展到永恒。

--转自:《猞猁部落》,2009-03-13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荷兰“圆舞曲之王”获法国文艺骑士勋章
纽约上州当地民众竞相学法轮功
“世界最大的一锅汤”创吉尼斯记录
荷兰一周新闻简讯  (5/11-5/17)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