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夏季热疾病上身怎么办? 专家谈消暑要诀

人气: 18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9月6日讯】(大纪元记者陈燕威编译报导)盛夏时节到户外活动,人们往往着重在如何防晒,容易忽略与气候相关的其他“热相关疾病”。孩童和老人是最容易发病的对象,有些人甚至因过度热暴露致死,因此对这类疾患不容小觑。针对常见的夏季热疾病,专家提供缓解病情的处理方法,并谈事前防范之道。

何谓热疾病

大脑下视丘是主要调节体温的中枢部位,对于体内热累积以及热散发两者间取得平衡,而能将个人体温维持在摄氏36.5至38.5之间。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或强烈日光辐射,导致中枢神经体温调节中心发生紊乱并衍生病变,称之为“热疾病”。三种常见的热疾病为热痉挛(heat cramps)、热衰竭(heat exhaustion)、中暑(heat stroke)。

热疾病上身免紧张 轻凉消暑有诀窍

KingNet国家网路医院引用美国疾病管制局统计数据,从1979到1999年期间,光是美国就有8,015人死于环境性热疾病。一旦发生热疾病时,绝对不能轻忽,需要立即做适当的处理,以免错过治疗的时效,造成不良的预后;严重时,甚至会丧失宝贵的生命。

家庭教育网站(Familyeducation.com)提供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和美国红十字会的应变对策。

热痉挛:三种热疾病中属严重度最轻。常发生于剧烈运动时,因过度流汗而导致肌肉内盐分低所引起,亦可能是热衰竭的临床表现。它的症状是手臂、腿、或腹部肌肉抽搐或疼痛。

发生热痉挛未必要就医处理,当孩童发生热痉挛时,以下是几个缓解病症的建议步骤:

○立刻停止所有的活动,到阴凉的地方休息。

○喝透明果汁或运动饮料。(编者注:透明果汁系指水果榨汁中去除果肉,且以果胶酶分解造成果汁浑浊之果胶,果汁为澄清者。)

○轻柔地伸展肢体并按摩发病部位。

○即使痉挛现象消失,数小时内不要再从事任何剧烈运动,否则很可能引发热衰竭或中暑。

○假使痉挛持续进行一小时、患者有心脏疾病或是低钠饮食者,立即寻求医疗协助。

热衰竭:通常因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之下,身体因出汗而流失大量水分和盐分,再加上水分补充不足而导致。其表现病状为:

*大量出汗
*面色苍白
*肌肉痉挛
*疲惫或虚弱
*晕眩、头痛、或昏晕
*恶心或呕吐
*皮肤湿冷
*脉搏快且弱
*呼吸快而浅

假如热衰竭没有获得即时治疗,进一步可演变成中暑。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下列方式处理:

○将患者移至阴凉处。

○松脱紧身衣物,并在皮肤上覆盖湿凉的布料(如浸泡过水的床单或毛巾)。

○如病患意识清楚,让其每15分钟啜饮半杯凉水。若意识不清或有呕吐现象则不宜进水。

○监测患者的情况是否有任何变化。

○假使情况严重、恶化,或该患者有高血压或心脏疾病,立刻就医诊治。

中暑:有生命危险。在身体排汗机制失去作用并无法调节体温的情况下发生。患者体温可高达摄氏四十六至四十七度(华氏106度)。

临床上诊断中暑的主要依据:(1)中枢神经异常(躁动、昏迷、抽搐、迷糊等),(2)严重高体温(大于摄氏四十度),(3)排汗不良。其他方面不尽相同,但可能包含下列症候:

*皮肤干燥、红、热(没有出汗)。
*脉搏快而强。
*头会抽痛。
*头昏头晕
*恶心。
*混乱。
*失去意识。

假如怀疑患者中暑,请立即赴医求诊,并遵循下面的处置方式:

○将患者抬至多荫的地方

○迅速使用任何一种方式帮患者降温。例子包括:让患者浸泡于盛满水的澡盆内;给患者用凉水淋浴;用水管向患者喷洒凉水;倘若湿度很低的话,以湿凉的被单包裹患者并努力搧风。

KingNet国家网路医院尚且叮咛道:假如患者有发抖现象,使身体降温的举动须放缓,因为发抖会升高人体中心体温。此外,切记服用一般退烧药(如普拿疼、阿斯匹灵等)或采用酒精拭浴,这些措施非但无益,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监测体温。持续地给患者降温,直到降至摄氏三十八点三至三十八点八度(华氏101-102度)为止。

○万一医疗人员一时无法赶到,即刻和医院急诊室连络以获得进一步指示。

○由医疗人员评估以决定是否需要补充液体。

烈日当头 防范“暑患”有一套

除了及时有效处理热疾病,透过事前的防范,是保障自身健康不可或缺的一环。以下是一些预防暑患的小常识:

夏季运动时,
○最简单的方法:不要在极端高温或太阳最炙热时段从事户外活动。

○根据温度改变活动量。

○经常休息。

○随外在环境穿着适当衣物。

○在活动前、中、后饮用大量液体。

美国小儿科学会(AAP)推荐水是孩童维持适当液体的最佳饮料。运动饮料通常有不健康含量的糖分和咖啡因,弊多于利。

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工作,
○穿着凉爽透气衣物。

○适时补充运动饮料或含盬水分。

在炎炎夏日旅游时,
○戴遮阳帽如草帽、大沿帽或撑伞,以减少太阳光热直接的辐射。

○在穿着上宜采用淡色棉质易散热的衣物。

○适时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针对容易衍生“中暑”并发症的慢性疾病老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心脏衰竭或糖尿病),

○应注意室内良好的通风。

○摄取足够的水分以及营养。

有关热疾病更多症状与治疗资讯,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及美国红十字会网站可供参考。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