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蘇花坍 吳敦義:不排除設監視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26日電)蘇花公路坍方造成死傷,立委今天質疑,政府並未在第1時間管制蘇花公路,不過,行政院長吳敦義認為,封路一定要有客觀標準,例如增設山泥傾洩監視器等措施。

民主進步黨籍立委劉建國上午在立法院施政總質詢時質疑,蘇花公路是一條常坍方的道路,為什麼到因為梅姬颱風共伴東北季風造成傷亡才進行管制。

吳敦義以幕僚單位給的報告表示,本次受困車輛,估計從花蓮新城出發時間,約上午9時30分到10時30分之間,依據氣象局資料顯示,新城雨量站從21日上午8時到10時,時雨量都在5毫米以下,所以在遊覽車出發時,當地並無明顯降雨,蘇花公路「自無管制通行之必要」。

劉建國要求,行政院應於1個月內對此次傷亡事件作成報告,並追究責任。吳敦義指出,對這次發生的事件,他一定會查清楚。

吳敦義說,這幾天內部有討論到,未來在蘇花公路增設監視器,提高管制標準,必要時提早封路,但花蓮地方已經出現很憤怒的聲音說,「這是我們唯一的路,怎麼能隨便給我們封」。

吳敦義表示,封路一定要有客觀依據,例如時雨量、氣象局發布有關颱風的最大陣風數據,以及未來可能在坡壁上仿效南投縣或香港,增設山泥傾洩監視器等。

吳敦義說,蘇花公路是花蓮人唯一方便的通道,不能隨便管制,歷年來都是如此;花蓮人因為想要一條安全回家的道路,所產生的憤怒,政府自我檢討後,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

另一方面,環保團體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認為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在政府高層壓力下強勢通過,未必能如期在民國105年完工;安全回家的路不只有一條,與其等待不確定何時可完工的蘇花改,不如立即著手改善鐵路系統,並建設太平洋藍色公路;他們支持蘇花公路的改善,但興建一條安全、永續道路,不應急就章審查。

花蓮縣選出的國民黨籍立委王廷升,也在環保團體記者會場旁,召開另一場記者會,訴求花蓮一定要有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他說,梅姬颱風證明了蘇花改的重要性,畢竟蘇花公路每年有約45天是不可通行,花蓮人未來還要在這條「死亡道路」繼續通行嗎?這是人權的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