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紅籌股可在台下單 排擠台股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台股市場將面臨資金瓜分流失!台灣金管會昨天宣布,將開放台灣國內投資人可透過證券商,買賣具有陸股成分的「紅籌股」,因此,投資人未來不用跑到香港開戶、在台灣國內就能直接下單買「紅籌股」;但學者提醒,這恐將造成資金嚴重排擠作用,不利於台股發展。

「紅籌股」是指在香港掛牌上市的中資企業,其股權有超過三成是來自中國企業或政府。

針對開放投資人可買賣紅籌股之效益,金管會證期局指出,這將可提升證券商國內外業務競爭力、增加手續費收入、鼓勵證券商客戶回流,並考量證券業務開放之衡平性發展,以及讓投資人可透過不同投資管道參與陸股。

台灣證期局表示,目前紅籌股總計有一百三十檔。其中,由恆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紅籌指數 )成分股公司發行的有價證券,有三十三檔;在港澳證券市場上市,由中國政府或企業直接或間接持有三成股權以上,在香港註冊的有價證券,有九十七檔。

除了紅籌股外,還有在香港澳門地區掛牌、以中國地區證券市場為成分股的陸股ETF,也在這波開放之列。

至於H股何時開放?台灣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表示,由於H股是在中國註冊、管理,屬於中國公司,不像紅籌股屬於香港或是海外公司,他強調,「目前暫不開放,未來會以循序漸進方式,再適度放寬」。

台灣學者:資金將被瓜分流失

「這非常清楚,對台股一定會造成資金排擠效果!」台北大學經濟系教授王塗發表示,國人原本就可以到香港開戶買紅籌股,新的開放措施是讓大家更容易下單買賣,如此一來,就會吸引國內資金外流到紅籌股,當然對台股很不利,難道這會是股市利多嗎?

曾任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的台灣智庫董事吳榮義指出,開放投資人在國內下單買賣紅籌股,勢必對台股資金造成瓜分效果,至於會有多大影響,還有待評估。

另外,台灣金管會也擬開放券商得以外國證券或指數為連結標的發行國內認購認售權證,也包含紅籌股和陸股ETF;證期局表示,因為開放認購認售權證需修改電腦系統,依目前證交所規劃的時程,最快6月底將開始開放。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