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以珍古德為師 環保尖兵林駿宏獲獎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8日電)青舵獎得主林駿宏 8歲時,在父親帶領下認識珍古德,從此踏入關懷動物、社區及環保之路。如今,他憑著興趣做完大台北河川水塘濕地環境監測,盼培訓青少年投入愛護生態行列。

林駿宏16歲,小學二年級時,在父親引導下,知道國際保育學者、黑猩猩媽媽珍古德的事蹟,從此以珍古德為榜樣,展開在老家基隆的根與芽服務。常常利用課餘時間,關心動物、社區和環境生態。

當知道布吉納法索兒童沒有乾淨的水源時,林駿宏便號召同學,捐出壓歲錢,幫助布吉納法索兒童改善環境衛生;其後擴大以「行善撲滿」為號召,希望更多小朋友能夠儲蓄捐助「把愛傳出去」。

台灣登革熱疫情嚴重時,林駿宏和父親一起上網找資料,研究如何以最生態的方法杜絕病媒蚊,發現蓋斑鬥魚可以克制病媒蚊,發起「給台灣鬥魚更多的家」運動。

由於蓋斑鬥魚當時被列為保育類動物,林駿宏和父親四處連署,盼能讓家庭飼養蓋斑鬥魚。修法通過後,他與親戚朋友在家復育蓋斑鬥魚,再放到濕地湖泊中,除保護生態,又能達到驅除病媒蚊的效果。

民眾以往只知道台北市富陽公園有台北樹蛙,但林駿宏發現,中強公園也有台北樹蛙,但中強公園台北樹蛙的棲息地被福壽螺、吳郭魚等占據。他和父親與中強公園社區媽媽合作,整理當地環境,還給台北樹蛙 1個乾淨的家。

為瞭解大台北地區淡水河流域、公園湖泊等河川濕地的環境,林駿宏組成「水水環境志工隊」,堅持節能省碳理念,做水質監測與環境調查景觀工作,目前已經完成淡水河流域大台北河川監測總圖。

林駿宏調查發現,淡水河流域3大濕地中,關渡濕地和華江濕地陸化情形嚴重,恐破壞生態,讓他非常擔心;而政府對於華江濕地也未設永續發展中心,相當可惜。他今天在青舵獎頒獎典禮上,與副總統蕭萬長對談時,特別提出這種憂慮。

林駿宏組成「希望青少年行善團」,捐助博幼基金會和八八水災受災學生,並影響超過400名同學響應,把愛傳出去。

10年來的努力,也展現出相當的成果。林駿宏說,「我會更加努力,以更好的行動來影響更多青少年兒童,讓大家一起來行善做志工,建立真善美青年價值,使我們的城市與生態環境更美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