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藍協調5都以時間換空間 團結勝選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淑華台北20日電)藍營3 都民調出爐,當務之急將展開後續協調。由於5 都提名採徵召,黨內指出,徵召無非希望能以時間換取空間,保留一定協調空間,尋求其他人選共同支持,凝聚團結,爭取勝選。

國民黨5 都直轄市長人選,除新北市、大台中幾乎底定外,隨著台北市、大高雄、大台南3 都民調結果出爐,提名進程至此,即將進入下一波協調階段。

3 都民調結果,台北市、大高雄分別以台北市長郝龍斌、立委黃昭順領先;大台南部分前立委郭添財領先,但與居第2名前立委李全教民調在誤差範圍內。

根據5 都提名特別辦法規定,「民調結果作為建議徵召提名的重要依據」。對此,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也不諱言指出,民調最高者,當然最有希望代表國民黨參選5都;最後提名不是民調最高者,幾乎微乎其微,但政治要保持彈性。

另外,當初國民黨決定以徵召方式決定提名時,在特別辦法的說明項目中明確載明,「為因應當前政經情勢變化,實有必要調整本黨現行提名機制,增加彈性,以避免黨內分裂,提名最具勝選條件之黨員參選,團結和諧全力爭取勝選」。

為尋求黨內團結,文傳會主委蘇俊賓也點出徵召制度的巧妙之處。他說,徵召就是為了保留一定的協調空間。民調是重要的參考依據,但並非民調最高者,就等於百分百徵召,而是民調最高者,被徵召的機會最高,所以「保留後續協調空間,以協調其他人選願意來支持徵召人選」。

熟悉選舉操作的黨內人士分析,辦理初選與徵召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初選受限於時間壓力,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提名。徵召沒有時間壓力,卻可保有協調的空間。徵召有「以時間換取空間」的優點,在協調當中,尋求黨內最大的團結。

隨著3 都民調出爐後,金溥聰緊接著就要展開下一階段的協調工作,最重要的,必須協調出一位人選,讓其他人選都能支持,以避免黨內分裂。先求黨內團結後,在向外訴諸選民的支持,國民黨才有勝選希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