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磨製武士刀 88歲謝錦鐘響噹噹

人氣: 14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何玉華/北縣報導〕台北縣中和市民謝錦鐘身懷磨製、修理武士刀的好手藝,文化局邀請專家評審訪談面試後,認定全台灣可能找不到第二人有此技藝,將他登錄為傳統藝術類文化資產,將過88歲大壽的他,直說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侯導請他依圖製刀

早年大環境使然,謝錦鐘不敢張揚磨製、修理武士刀的功夫,這幾年,慢慢有人探聽上門請他打刀、修刀,國際大導演侯孝賢也為新片籌備找上門,請他依圖打造日本博物館收藏的寶刀。

民國12年出生的謝錦鐘說,小時候在日本人開的五金店工作,學會做武士刀,當時很拚、很認真,什麼都做、什麼都學,現在才能一個人獨力完成磨刀、刀柄上的編織、刀套等流程。

謝錦鐘14歲公學校畢業後,受僱於日本人,跟隨老闆遷店到上海發展,家貧又有10個弟妹嗷嗷待哺,身為老大的他,只想賺錢減輕家裡負擔。

民國35年回台灣後,做過其他生意,後來才在中和從事刀剪類利器的製造批發,他說,那時候沒有想到、也不敢做武士刀,一方面怕黑社會找上門,另一方面,政治氣氛不開放,當年許多日本人離台時,不能隨身帶走的武士刀,轉送給台灣人,也都被收藏起來。

民國69年左右,因為劍道會的需求,謝錦鐘才向政府申請核准,第一次製作武士刀,但仍相當低調;民國90年後,槍取代刀成為武器,才開始做一些供人收藏,不開鋒口,也就是不鋒利的練武刀。他是在為中和耆老何雲坊修復兩把武士刀後,名氣才逐漸傳開。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