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陸生想來台 就等立院開扇窗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22日報導】陸生法案專題報導(1)(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22日電)「走在風中,今天陽光突然好溫柔」來自大陸清大的交換生滕翼唱起偶像五月天的歌,歌聲、樣子,和台灣學生沒有兩樣,只是他還看不到來台攻讀學位的窄門透進曙光。

不同於大學「普及化」的台灣社會,大陸國立大學學生都是從競爭激烈的高考(大陸聯考)中脫穎而出,「讀書」這件事,對於陸生而言似乎比台灣學生來得重要。

「大陸學生比較刻苦,也比較重視成績」陜西省高考第8 名、北京大學經濟系三年級的台灣清大經濟系交換生洪悅說,北大圖書館經常是一位難求,大家都在 K書,但台灣學校的圖書館卻常常是一個學生占了一個桌子的空盪景象。

來自北京清華大學、目前是台灣清大材料系交換學生的滕翼說,大陸學生學習態度比較嚴謹,像他學分雖然沒有系上本地學生多,但每天還是會空出3 個小時複習功課。

事實上,開放大陸學生來台就讀相關法案旨在提升國內學校招生品質,並解決國內大學招生不足的問題。一流陸生的素質和學習態度,確實有助提升國內學校的競爭力。

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戴念華表示,清大有40多名來自北大、清大的大陸交換生,大部分陸生各項考試平均成績都超過90分。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陳格理說,系上10名來自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的陸生扎實的基本功和自我要求,也感染本地學生的上課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喊出陸生來台的原則,即「三限六不」(限校、限量及限域,不加分、不影響招生名額、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允許校外打工、不可考照、不可續留台灣就業),很有可能會降低陸生來台就讀的意願。 

滕翼坦言,畢竟台灣的消費還是比大陸高,如果沒有獎學金,又不准他們打工,的確會影響他來台就讀的意願。洪悅說,在台灣的大陸交換生,大部分都是來自小康家庭,都是一般經濟狀況,如果未來要來台灣拿學位卻沒有獎學金可領,將會增加他們的負擔。

更讓國內大專院校憂心的是,陸生法案若將綠營主張的「三限六不」入法,屆時不但招不到一流陸生,反而變相幫助一些辦學不彰的私校茍延殘喘,招收「後段班」陸生來台。

陳格理直言,陸生比較重視台灣的國立大學,私校能吸引陸生的優勢是在建築、設計、藝術等大陸起步較晚的領域。陸生法案若層層限制,不給獎學金、不讓陸生打工,最後一定只能吸引到大陸「後段班」的學生來台就讀「後段班」私校,對台灣教育不會有幫助。

和台灣學生一樣夜遊、夜唱的洪悅和滕翼都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來台攻讀學位,不論是花蓮天險、淡水夕照,還是人情溫暖,都讓他們念念不忘。在台灣打算開放陸生來台窄門之際,這些來自大陸各省的「狀元」要的只是多一點信賴和接納,有機會延續在福爾摩沙這塊婆娑之島的學習之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