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灣能源獨立、核能與國家安全

人氣: 6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2日訊】(美國之音2010年7月12日報導)台灣正在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不過除了環保的考量之外,更加入國家安全方面的思考。美國之音專訪了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梁啟源,討論台灣的能源獨立,如何影響國家安全。

台灣行政院政務委員梁啟源,曾任台灣經濟部能源委員會研究委員 ,以及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氣污染防制基金管理委員。他日前在華府參加了伍德羅威爾遜中心所舉辦「台灣的能源難題」座談會時指出,台灣需要在可再生能源的科技方面加強研發,並且需要考慮核能。

*台灣能源獨立影響國家安全*

目前台灣的能源高度仰賴外國進口,高達99.27%,煤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印尼以及中國大陸,原油則主要來自中東地區。

梁啟源認為,台灣過份依賴進口的化石能源,一但來源出問題,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影響。所以發展再生能源、核能,都可促進台灣的能源獨立,不但可降低依賴外國進口的煤、石油、天然氣等,並減少污染,而且一但台灣週遭發生動亂,輸送能源的管道受到干擾時,也能夠確保能源安全。

梁啟源認為,雖然發展再生能源,一開始成本較高,但接下來的花費就減少,並且隨著科技的進步,成本也會大幅降低。此外,還有更多的附加價值。他對美國之音說:「有一些再生能源相對來講跟傳統的再生能源比是貴一點,但是它有外部的效益,有社會的外部效益,像它不排放二氧化碳。然後你裝置這些再生能源的設備,這些投資,基本上他還是可以帶動國內的相關產業,有一些就業的效果。」

*應鼓勵再生能源技術研究*

梁啟源建議,政府與其補助民眾購買、安裝太陽光電等設備,不如多鼓勵可再生能源方面的研究。他對美國之音說:「有一些如果是太貴的,舉個例子說,風力發電大概一度(新台幣)兩塊三毛五,像太陽光電要12到14塊,在未來它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它過去可能是20塊,現在已經降到12塊、14塊了,在未來可能是6塊、5塊,甚至更低。在未來可能可以大量的使用,但在目前的情況就不宜大量的使用,因為它成本太貴。我們的策略應該是把補貼安裝太陽光電的錢,寧願拿來補貼當作研發。」

梁啟源認為,將經費花在研發上頭,一方面能夠降低未來成本,也能提升台灣再生能源產業在世界上的競爭力。

目前可再生能源已經提供了台灣7.5%的電力,未來目標希望提升到15%,但那已經是可再生能源產能的極限,並且產能也不穩定,因此梁啟源提倡發展核能:「核能,它是提供基載,Base Load,再生能源它基本上不能提供Base Load。Base Load就是它要一年四季、24小時,除了大修以外,都要運轉的。再生能源的部份,有風才有電,有太陽才有電,它不能夠替代核能的;它是有減碳的用途,但它不能完全的替代核電廠。完全來替代核電廠的,其實是煤,其他的可能還有天然氣。天然氣一般因為比較貴,多是中載或間載的使用。」

*新科技讓核能變成可行*

發展核能同時能夠減少因為燃燒煤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不過發展核能一直有許多的爭議。一方面是擔憂核能發電的安全性,一方面是核廢料難以處理,並若處置不當,可能造成輻射污染。梁啟源強調,他自己原本也有這樣的顧慮,但由於科技的進步,許多問題其實已經可以解決。他向美國之音解釋:「核廢料的處理,目前的量,低放射性的核廢料,以前運到蘭嶼那那些,我們現在可以減少95%。核廢料的減量,作到大量減量。而高放射性廢料的問題,送到國外去作再處理。有技術的國家,像法國、英國、日本。經過再處理以後,至少10%以上的高放射性的核廢料,還可以再使用。剩下的90%,因為它經過玻璃纖維化,毒性降低了,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好處理。」

至於利用完的核廢料,梁啟源說由於在國內貯存,政治上的爭議太大,地點可能考慮在中國大陸。他對美國之音說:「假定我們有困難在國內貯存,那麼可能要送到國外去。送到國外去一個最好的地點,而且有可能的,就大陸。有初步跟相關的人接洽,好像他們顯示有意願,作這件事情。」

但是由於台灣向美國購買濃縮鈾時,合約中規定若非經美方同意,不能將核廢料運往其他國家。他期望美國能夠放行,以提升核能效率。

梁啟源希望台灣的核四廠能在明年如期、安全的運轉,而核一、核二、核三廠,考慮延役。他說,許多美國核電廠本身都延役超過20年,而台灣核電廠的營運績效約為百分之八、九十,在世界上的安全排名算很高,因此不會有安全顧慮。(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