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齊氏文化基金會「推動中國進步獎」第三屆頒獎典禮紀實》

堅持理念 絕不放棄

人氣: 2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台北報導)由澳洲齊氏文化基金會主辦、台灣福陞文教基金會協辦的2010年第三屆「推動中國進步獎」頒獎典禮,於8月15日在台灣台北舉行。獲獎人為林鑫和他的紀錄片《三里洞》,林鑫因受中共阻撓無法出國領獎參與盛會,令主辦單位及現場來賓甚感遺憾。


獲獎人林鑫無法親臨現場,透過影像發表得獎感言。(攝影/賴月貴)

林鑫,一個煤礦工人的後代。他舉辦過個人畫展,出版過詩集《噢!父親—黑色的記憶》。2003年他在內心的驅動下,不顧一切的借了攝影機,開始了他業餘獨立製片人的生涯。他把歷盡艱辛拍攝出來的紀錄片稱為《我精神的產兒》。

林鑫的精神產兒《三里洞》,是一部幾乎完全由口述建構的影片,與之匹配的是大量廢墟的空鏡,是他童年留下深刻記憶的所在,整部影片以黑白呈現,林鑫在拍攝過程中始終保持客觀的態度,讓訪談對象說話,讓事實說話,體現出當代紀錄片工作者的專業素質。正因如此產生的效果更加令人震撼。

林鑫以沉重悲涼的心架起他的攝影機,挖掘深埋在陜西煤窯裡他父輩們沉重悲涼的過去時,那些當年響應《支援大西北》號召從上海來到陜西的318名青年,活下來的不到20人,林鑫的攝影機忠實的拍下了兩個逝者和十三個倖存者,他們當年都是懷著青春夢想的青年,在美麗的宣傳和生存壓力的雙重作用下,踏上了西行的列車。而今在影片裡他們留下了名字、面孔、以及內心深處的黑色記憶,和對時日無多的嘆息。

齊氏文化基金會表示將這個獎頒給林鑫和他的助手,是因為他們數年如一日默默的工作著,將鏡頭對準那些沒沒無聞、長期被社會歧視、欺凌、以致遺忘的弱勢群體,他們的影片紀錄了這些群體的存在,他們的生活-悲歡離合、無助、無奈和期望。

由於林鑫不能親自到場領獎,由日本來的翰光代領,翰光表示他也是礦工的兒子,目前和林鑫一樣也在銀行上班,他們都是業餘的獨立製片人,以簡單的器材和艱苦的拍攝過程做自己想做的事,現在中國大陸很流行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共產黨極權專政下的不滿,取得一個喘息的空間。

主辦單位也透過影像的方式播放林鑫的獲獎感言,林鑫感謝齊氏文化基金會授予這個榮譽,儘管做了種種努力,遺憾的是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和大家見面。作為礦工的兒子他所能做的就是將這些記錄下來,以此來寄託對父親及其一代人的紀念。這些對他的生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撐。

澳洲齊氏文化基金會成立於1998年,創辦人齊家貞繼承父親齊尊周遺願,褒獎以文字推動中國進步者。對於中共的阻撓,齊家貞痛心的說他們只是想要中國進步,用的是最溫和的方式,為何中共要將他們視為反動份子這樣打壓?努力了15年,齊家貞形容自己是一隻狗咬住了骨頭,絕不會放棄。

台灣福陞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黃重生致詞說:「面對挫折我們必須學會微笑,期待隨著時代進步、思想開放、人權彰顯,讓這些這不可抗力因素有一天能雲淡風輕。今天我想告訴林鑫德不孤必有鄰。」

參加頒獎典禮的人士來自澳洲、香港、日本及台灣各地,他們是一群熱愛中國的有志之士,為了共同推動中國進步而默默努力著,但令他們不解的是:為何面對善良的一群人,中共會如此懼怕?只不過寫實的紀錄片,卻要一次次的干預?


獎狀由新新聞週刊前社長王健壯(右)頒發給代領人翰光(左)。(攝影/賴月貴)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