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7月物價溫和上漲 無通膨壓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君蔚台北5日電)行政院主計處今天表示,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5.65,年增1.31%,隨景氣回溫,物價趨勢會往上漲,但7月物價漲幅仍屬溫和,並無通膨壓力。

主計處今天公布最新物價概況,由第三局科長吳昭明主持。

主計處表示,由於蔬菜、菸品、燃氣、水產品及國外旅遊團費較去年相對較高,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05.65,較去年7月上漲1.31%:若扣除蔬果水產及能源,7月核心CPI年增率為0.73%。

吳昭明表示,由於天氣炎熱,加上南部豪大雨,不利蔬菜生長,7月蔬菜類物價較去年7月上漲12.40%;若未來颱風來臨,供給減少,可能會推升CPI;例如去年88風災,就造成去年8月CPI指數是去年全年最高,颱風可能影響值得注意。

另外,家外食物類在連續11個月下跌後連續2個月轉正,去年因景氣差,廠商自年初開始推出促銷活動,到去年11月是價格最低點,後來促銷逐漸減少,今年7月相對於去年7月,價格上漲0.25%。

主計處表示,7月躉售物價指數(WPI)較去年7月增加5.34%,主因部分國際農工原料上漲所致,7月進口物價指數以美元和新台幣計價,年增分別為8.85%、6.28%。

吳昭明指出,未來須注意進口物價會不會受到國際農工行情波及,並繼續影響國產內銷和零售端,但零售端全面大漲機會不大,物價漲幅仍屬溫和,不會發生通膨。

他解釋,7月有部分國際農工原料上漲,造成廠商生產成本增加,加上民間消費動能也逐漸好轉,廠商銷售政策可能在考量利潤下減少促銷,造成物價上漲。

他舉例說,例如7月國際小麥價格,因為主要產地天候影響,較去年7月上漲25.4%,今年6月則年減9%,這將影響麵粉價格,未來中秋節糕餅需求增加,值得多加注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