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印經濟協議評估 年底出爐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25日電)中華經濟研究院與印度國際經濟關係研究院去年展開雙邊簽訂經濟協議可行性評估,負責這項研究案的中經院研究院徐遵慈表示,預估年底公布研究報告結果。

徐遵慈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這項研究案為期2年,年底會有完整的研究報告,看是否可能提前有初步結果,就會先公布,如果加快進度,可能在第3季會有初步結論。

徐遵慈指出,台印雙邊貿易額這幾年成長很快,有20%至30%成長,這兩年雙方政府積極推動,國內廠商對印度有興趣,並開始注意印度市場,至印度考察投資環境的廠商也比幾年前多。

徐遵慈認為,到印度投資,進行貿易或其他的合作,這幾年來潛力很大;台印雙邊簽訂經濟合作協議,對彼此經濟也有好處,進行評估可行性研究,除要再以確認外,一方面也可以整理較詳細的產業別,以便將來簽訂協議時可有相關制定。

徐遵慈進一步指出,由於印度市場很大,研究內容包括民生用品、資通訊、電子零組件、物流,及批發等方面,涉及工業和服務業,或雙方如何交流及培養資通訊人才等研究。

至於屆時會以FTA(自由貿易協定)或以其他名稱簽訂?徐遵慈認為,現在政府立場是,對外簽訂貿易協定都統稱經濟合作協議;印度與其他國家簽訂則包括FTA或經濟協議等,因為他們不只想要降低關稅的自由貿易,也想有投資合作,印度內部也傾向是全面性的經濟協議,而非只是自由貿易協定。不過,到底要怎麼稱呼,雙方開始談的時候才會觸及。

根據中經院發表「印度之FTA策略」研究報告,印度擁有龐大內需市場,在11.98億人口的消費市場中,年所得在1至2萬美元的中產階級即有1億1000萬人,是台灣總人口的近5倍。聯合國預測印度人口數至2050年將高達16.13億人口,成為全球最多人口的國家。

印度自1990年實行經濟自由化,經濟表現備受矚目,也因具有龐大且低廉的勞力及資源成本,為跨國企業海外投資的熱門據點,成為各國爭相洽簽自由貿易協定或優惠貿易協定的對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