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來台奉獻半世紀 美籍修女憶往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3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5日電)中華聖母會79歲美籍修女華淑芳,來台奉獻超過半世紀,曾獲頒「績優外籍宗教人士」,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她早年篳路襤褸的艱辛,以及初來台灣的烏龍糗事。

1932年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華淑芳,年輕時就讀馬偕大學醫學院,因拜讀「現代傳教士之父」雷鳴遠神父的自傳,受到感召,決定要加入中國修會,並立下要為中國人服務的心願。

華淑芳說,1956年她自醫學院畢業後,因經濟條件不佳,花了250元美元從美國搭乘貨船到台灣。這趟旅程足足花了18天時間,在與船長閒聊當中,學到了畢生第1句中文「好美麗」。

來到台灣後,因為語言不通,華淑芳句句離不開「好美麗」,就連居住的環境潮濕破舊,她也說「好美麗」,因此鬧出不少笑話。

華淑芳回憶說,她剛到台灣時,修會的姊妹很擔心她會適應不良,怕她吃不飽,有好吃的東西都留給她。當時台灣的廁所仍是傳統茅坑,修會的會長卻拿自己的零用金,為她買了坐式馬桶,讓她好感動。

她說,她永遠記得馬桶運來那天,三輪車噗噗噗的聲音及當時情景,讓她發現台灣人是如此可愛、如此真心地對待她。

自稱「美國鼻子、台灣心臟」的華淑芳,來台第1年就到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嘉義縣梅山鄉,創立「海星診所」,開啟她在台行醫的序幕。

她說,當時梅山還是石頭路,因為交通不便,她與修會姊妹常以徒步方式,用擔架把病患運下山治療,也因為這樣,她經常跌倒,現在才會飽受膝關節退化之苦。

華淑芳說,有一天,有位婦人抱著罹患腸胃炎的小孩到診所,她當時在嘉義縣海區行醫,接到消息後,立刻搭了2、3個小時的車趕回診所,但是到了診所時,小孩已因病重而過世。

她說,她永遠記得婦人將小孩抱給她時,毯子裡仍殘留著小孩餘溫那種濕濕熱熱的感覺。正因為令人遺憾的事不斷發生,讓她在當時就發願要創立醫院,更促成往後設立阿里山醫療站的決定。

華淑芳畢生為嘉義地區的醫療及人才培育而努力,1966年創立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1970年籌設崇仁護校,來台近一甲子,獲得的榮譽與奉獻不可細數,2007年獲內政部頒發「績優外籍宗教人士」;2011年獲頒內政部「馬偕計畫」認證,獲得外僑永久居留證。

對於畢生的奉獻與榮耀,華淑芳只是謙虛說,這只是遵行主的旨意,50幾年來她過得很充實而快樂,一點也不後悔。

她說,去年獲得醫療奉獻獎時,很多早年被她看過病的小朋友,因為看到新聞報導,紛紛到醫院與她相認,感謝她當年的救治之恩。這些溫暖的回饋,讓她更加肯定自己的選擇,也希望自己的故事能感染更多的人加入修會及無私奉獻的行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