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綠營第2場黨主席辯論 聚焦兩岸議題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5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游凱銘台灣台中報導)民進黨主席選舉第二場電視政見辯論會,6日下午在台中市大新國小大新館登場,候選人辯論採三階段,提問由前陸委會主委吳釗燮、前副主委童振源、前國防部長蔡明憲擔任,5位候選人主要鎖定在兩岸政經、國家安全與國防等議題。

提問人前國防部長蔡明憲提出,中共從未放棄武力犯台,十多年來國防預算幾已2%速度在成長,目前約有一千五百顆飛彈面向台灣,對台灣、日本、以及美國造成威脅,除了「硬殺」,也用了三戰、法律戰、輿論戰、心理戰、經濟貿易戰及統戰等「軟殺」方式,滲透、分裂、分化台灣,如何因應?

蔡同榮表示,面對中國以經濟手段包裝政治企圖,台灣本身無論如何,需先強化國家意識,其次需推動美日安保條約,正式將台灣納入防禦區,並以英阿戰爭,點出發展自主國防力量的重要性。

「中國與台灣經濟貿易的背後,不無政治企圖與動機,若過渡依賴中國經濟市場,就很難分散風險。」吳榮義指出,而面對中國用溫水煮青蛙「軟殺」方式的對付台灣,台灣自己本身要有警覺外,也要有自主的國防力量,並配合亞太區域防衛體系。

蘇煥智認為,因中國阻擾台灣加入東協經濟體、簽訂FTA。使台灣經濟貿易有邊緣化的問題,而增加中國以經濟牽制台灣政治的力量。所以,台灣要積極主動在APEC、WTO上推動自由貿易協定,並積極爭取加入TPP,擴展國際自由貿易活路。國防上,則可與民間高科技結合,發展自主國防工業。

「與中國在所有談判裡,應優先保護台商權益。」蘇貞昌指出,ECFA的簽署及後來15項協議,應設計檢討機制,監督後續協議。因兩岸貿易而受害的產業、人民,國家應給予補償。而近來的共諜案、退役將領赴陸等,讓社會對政府失去信賴感,台灣應仿效新加坡「毒蠍計畫」,讓敵國有所顧忌。

許信良則認為,台灣最大的保護者是「全球安全機制」,如全世界雖同意一中原則,但皆主張台灣維持現狀,與反對中國侵略。在南海問題上,則應以理性務實協商取代民族主義式的區域對抗。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