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狂犬病治療 西醫最新研究

作者:李祖豪(西醫師)

(Fotolia)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狂犬病毒,一般只在哺乳動物間傳播。雖然顧名思義,會讓人覺得他是在狗身上的疾病,不過其實自然界很多野生的動物都有可能會帶原。

美國研究學者April D.的團隊,針對9隻實驗室老鼠與24隻野生蝙蝠,給予三種不同型的狂犬病毒。結果顯示24隻蝙蝠皆存活,卻有4隻老鼠出現死亡的現象。而且蝙蝠的血液中呈現狂犬病毒陰性、中和抗體陽性。

研究學者推測,野生蝙蝠應該在戶外感染過狂犬病毒並產生中和抗體,而實驗室老鼠則沒有受到感染,顯示野生蝙蝠可能是帶原者之一。

傳染途徑:主要由唾液傳播

雖然可能帶原病毒的動物難以預料,不過幸好目前狂犬病毒的傳染途徑並非很有效率。目前這種病毒傳播至人體的途徑,絕大多是經受感染動物咬傷,由唾液傳播病毒至人體。但是,還是有研究發現,極少數傳染案例並非藉由唾液傳染,而是比較令人擔心的飛沫傳染。

器官移植染狂犬病

狂犬病毒除了飛沫傳染之外,也有報告指出經由器官移植傳染狂犬病毒的案例。一篇發表在《臨床感染性疾病》期刊(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觀察研究,追蹤六位接受被感染狂犬病毒的病患之器官移植後的情況,最後僅有兩位受捐贈者存活,他們分別接受的是角膜移植與肝臟移植,其中存活的肝臟移植患者曾經在20年前接受狂犬病毒疫苗,而其他的受贈者則不幸死亡,顯示出狂犬病毒致病力在免疫力下降時,更需加以防護。

「未發病前」可以治療

一般情形下,面對狂犬病的治療,可分為感染前、感染後、以及開始發病三個階段。

1.預防施打狂犬病疫苗
在狂犬病疫區且未遭受感染的民眾,可以施打狂犬病疫苗,使身體產生抗狂犬病病毒的中和抗體,降低感染率。普遍來說,抗體約在施打後7~10天產生,並且可以持續2年以上。

2.咬傷立即清洗傷口
針對被受感染的動物咬傷後的病患處理,首先且重要的就是肥皂水或是碘酒清洗傷口。有動物研究發現,單靠傷口的清潔,就可以降低90%的兔子感染狂犬病。此外,在某些研究也證實,咬傷後的病患施打狂犬病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可以降低死亡率並促進抗體產生。

疫苗與免疫球蛋白注射

墨西哥Navarrete­Navarro S等學者發現,將40位接觸過狂犬病毒的病患,全部給予施打狂犬病疫苗同時部分給予免疫球蛋白,兩組病患血清中的中和抗體均可上升,但有施打免疫球蛋白的病患其上升程度更為明顯。而伊朗一項研究中,45位受感染病患在施打狂犬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後,發現後續並沒有人感染狂犬病毒。以上兩項研究,顯示感染後,同時施打狂犬病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可能有較好的效果。

「發病後」死亡率100%

而在面對已經發病的病患時,因為其肌肉、自律神經受到損傷,目前並無有效的方式可以治療,所以現今大多以症狀治療為主。但也有一些研究學者提出保護大腦為優先,降低大腦傷害,一直等到自己抗體出現去清除體內狂犬病毒,其治療內容包括使病患昏睡、給予抗病毒藥、避免腦血管痙攣、加強照護,企圖維持病患生命讓自己的抗體產生。然而,這樣的治療方式儘管有零星的案例成功,但也因為證據不足,尚未獲得廣泛認同。

傷口緊急處理四步驟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及美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對可能染有狂犬病毒傷口處理的建議如下:

第一步 清潔傷口
立即用肥皂及大量的水清洗傷口約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

第二步 盡量避免縫合
如果可能的話應避免縫合傷口,但是如果無法避免,應在免疫球蛋白浸潤注射傷口數小時之後,再進行縫合。

第三步 施打免疫球蛋白
盡量讓免疫球蛋白與狂犬病疫苗同時施打,若未同時施打,請在首劑疫苗施打後最遲不要超過7 天內,進行補打。

第四步 進行其它的治療
例如抗生素、破傷風疫苗的施打,應如同其他抓咬傷口的處理方式一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