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後協社區 年長者的互動天堂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5日報導】樂齡樂活在南部系列(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5日電)86歲的楊招治阿嬤獨居,雖能自理,但總希望還能與同儕互動。她2年前到岡山大後協社區活動中心,每週來3個半天,與其他老人一起找到生活新樂趣。

「先量血壓喔!」大後協社區活動中心有約百坪的活動空間,每週3個半天會有超過40名的長者來這裡聚會,在志工媽媽為長輩量血壓,確定血壓穩定後,阿公、阿嬤們在志工的帶領下敲打手掌、拍背,接著做暖身操,還有工藝課和唱遊等。

和著音樂,阿公、阿嬤配合志工口號跟著扭腰擺臀,活動筋骨,因為有節奏感,長者多了活力、笑容與動感。

75歲的李文龍退休多年,他說以前不知道有活動中心,日子過得懶散,除了吃、睡,「為無事可做而苦惱」。風趣、愛說笑,李文龍當了班長,是大家心目中的頭頭,也是協調、扮演和事佬的人。

88歲的徐楊儉年輕時是水果小販,數十年下來,孩子各自成家,到活動中心7年多,結識很多好朋友,她說「大家把我當寶貝」,在這裡比在家更有伴、趣味。

大後協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楊明正是建商,有空就來活動中心幫忙,與志工們挽起衣袖為長者添飯、夾菜。

「有一天我也會老」楊明正熱心,出錢、出力讓活動中心的吃用無虞。他說,有機會為長者服務,他感受到更多的快樂,也學到「寶貝老人的道理」。楊明正就像長者的孩子一樣,穿梭在「老人囝仔」之間,不厭其煩的聆聽長輩說過一遍又一遍的年輕往事。

黃惠美是社區志工媽媽,她帶領一群沒有上班的社區婦女在這裡洗菜、煮飯、切水果、洗碗盤,還規劃才藝課程,她說「越做越起勁」,在這裡陪長輩,也把媽媽、婆婆接來,「一兼二顧」,讓她做得很快樂。

「五彩的紙孔雀」、「波浪聖誕樹」都是阿公、阿嬤的作品,數十件創意作品,陳列在社區文史館,不僅標示了創作人名,也記錄了長者巧思與用心的成果。

「我卡愛來這,嘛卡有伴!」楊招治阿嬤說,老伴往生後就獨居,雖然社區會幫忙送餐,仍喜歡與人互動、聊天。楊招治從住處走到活動中心要15分鐘,社區也有志工會陪她返家。

60多歲的陳蓉英是空軍官校僱員退休,與3名同齡的媽媽在這裡為長者煮飯,每餐料理5菜1湯,還要騎機車為獨居者送餐。「不累、不累、一點都不累」,陳蓉英說,再過幾年,自己也要靠人服務,有機會服務別人,更有福報。

大後協社區活動中心每個月的開銷約要新台幣10萬元,市府的補助很有限,8年的運作,靠的是志工和有心人出錢、出力,共同打造了一處老人的天堂。楊明正說雖然粗茶淡飯,長輩的臉上有笑容、活動中心快樂洋溢。

高雄市社會局統計,高雄市合作興辦長者共食據點共161處,偏鄉也有部落廚房、到宅送餐服務,多元照顧有需求的長輩。社會局長張乃千允諾推廣長者共食和關懷據點,以因應老年人口增加的社會趨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