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學測自然具鑑別度 福島核災、棉酚入題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北報導)大學學測19日考最後一科自然科,包括物理、化學、地球科學與生物4科,台北市自然教師團表示,試題取材貼近生活,如棉酚、颱風、輻射等食安或環境議題,但時事入題不多。

台北市和平高中物理科教師郭鴻典指出,今年物理難易度與近3年差不多,試題重視生活和科學的結合,屬難易適中,部分題目則考驗學生的圖表判讀能力,不須死背公式,但題目具思考性;不過解題觀念都來自課本,能鑑別考生程度,重融會貫通的能力。

考題包含,搭電梯的重力加速度、太陽內部核融合反應、棒球投手投球平均施力、雷雨天收聽廣播產生的雜訊等。

郭鴻典也提到,物理科考題分配應可更符合課綱比例原則,例如高一「能量」占課綱12%、高二「萬有引力」與「功與能量」占34%,但這2部分都未出現。

台北市中正高中化學科教師黃業建說,化學屬難易度適中,較特別的是,第37到40題為跨領域的題組,綜合自然科4科,第38題結合化學與生物概念統合,可測驗學生是否有橫向整合自然學科的能力。

黃業建分析,今年的化學試題頗有鑑別度,較去年更嚴謹且更有深度,不過化學試題缺乏「化學與能源」章節,也無結合時事的考題,稍嫌美中不足。

至於生物科,台北市成功高中生物教師張春梅認為,北市高中生物科教師團隊對這份考題評價不錯,程度屬中間偏難,頗有鑑別度。第38題整合跨學科概念,包生物、化學、物理、地球科學等,可看出命題老師用心。

台北市成功高中地球科學教師謝莉芬提到,考題大致符合課綱與參考節數分配,重視圖表分析與基本觀念,注重環境變遷與生活化議題,不過42、44題圖表印製應該可以更清晰,建議圖表題與時事題可以多一點。◇

(責任編輯:敏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