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用「消費力」改變世界 支持本土農業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1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全台水情吃緊,經濟部決議針對桃竹苗、台中及嘉南等5個區,辦理104年第一期稻作停灌休耕。主婦聯盟常務理事姜淑禮表示,對於靠種田維生的農民來說,無異是向他們宣告,明年將有近8個月時間面臨無收入困境,因為政府說水要優先給民生和工業用,所農民就這樣被犧牲,他們真是太可憐了!

她語重心長的說,雖然休耕有補助,但不完全是農民所得,甚至有很多是被地主拿去,沒有收入的日子怎麼辦?另外,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33%,中國大陸卻有87%,歐美國家也高達120%以上,仰賴進口的結果只會衍生出更大問題,最終犧牲的還是國民的健康,難道政府都沒有危機意識嗎?看來應該再帶領農民去抗爭,才會引起重視。

民間力量崛起 監督政府政策

推廣非基改食品安全教育,也是主婦聯盟所關心的議題之一。(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提供)

追溯歷史,1987年初,一群主婦有感於社會道德大滑坡,身為社會的一分子,女人也應該參與公共事務,不能再坐視種種環境病態、教育缺失,於是她們成立了「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27年來,基金會倡議綠色消費、安全飲食、非核家園等議題,透過組織力量監督政府政策,在反國光石化、農地不當徵收、反核、拒絕瘦肉精解禁等事件中,她們以行動力積極參與,從不缺席。

1993年,鎘米及毒葡萄農藥殘留等問題層出不窮,基金會的一群媽媽們開始認真思考,環境議題和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要如何將它落實?她們尋尋覓覓、跑遍台灣,尋找安全的食物,結合學者專家的力量教育農民友善環境,種出好的農作物,也集合了一百多個家庭,以「共同購買」方式直接向農友訂購米和葡萄,用比保證價格更好的利潤讓農友安心生產。

支持在地農民及在地農產,發揮消費者的力量保護環境。圖為以有機方式種植的蔬菜。(許嘉麟/大紀元)

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參與,基金會參考日、韓模式,在2001年成立了「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迄今已有近6萬個家庭加入,生產合作的農場也多達四十幾個,從環境守護到共同購買,她們要用消費者的力量來改變世界,一包米、一籃菜,合作社賣的不只是食物,而是理念。

主婦聯盟合作社是一封閉型的消費團體,採社員制,社員就是股東,透過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直接對話,找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重溫人與土地的情感,各地分社舉辦綠色環保、食品安全等教育課程,學習種菜、體驗農耕、共煮共食分享做菜食譜等,透過實際的了解和參與支持生產者,合作社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社員如同家人。

20多年前,在台灣提倡綠色環保、友善地球的觀念,「主婦聯盟」可以說是領頭羊,她們樂於和人分享,許多有機商店,如里仁、橘子工坊、柑仔店……等,都曾到主婦聯盟學習農場契作、友善耕種模式,也有人從聯盟分支出去另行創業,常務理事姜淑禮表示都樂觀其成,看到更多的人投入友善地球行列讓她感到很開心。

站所開幕,社區踩街行動。(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提供)

姜淑禮說,生活可以是減法,主婦聯盟提倡過簡單的生活,店裡賣的品項只有6百多種,包括食衣住行,幾乎都是生活必需品,其實已經足夠了,現代人的生活太複雜、慾望無窮,當物質發展到極點,人類會回歸到精神面,想要反璞歸真,融入大自然,她說「人天共好、敬天重德」才是人類應有的態度,「人定勝天」是不可能的,人只有順應自然,才能永續長存於天地之間。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