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銀行公公併僅靠政策 難度高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16日電)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委曾銘宗力推「公公併」以建構亞洲區域銀行,公股銀行主管多半評估,若靠自由市場經濟,「公公併」的難度相當大。

今年可望是「金融整併年」,年初即有開發金控合併萬泰銀行,市場上仍傳言國票金控重啟購併京城銀行的動作,加上私募基金入主的大眾銀行及安泰銀行找買家的傳言不斷,今年金融購併將是資本市場上永不熄滅的話題。

與開發金購併萬泰銀具有充足互補性相比,公股銀行間的整併,主要效益仍在於經濟規模的擴大,第一金控董事長蔡慶年直言,市場點名兆豐金控吃下第一金,「在海外據點的擴張上,重複性高」。

事實上,公股銀行包括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控、合庫金控、彰化銀行及台灣企銀,在業務重點上多是企業金融重於消費金融,同質性本就比民營金融機構來得高。

公股銀行的主管分析,「公公併」的難度比起「民民併」高許多,包括工會的反制力量、立法院的監督及公股金融機構的股權分布,都是一時之間難以解決的難題。

其中,從市場一傳出兆豐金併第一金的消息後,公股銀行工會即聯合發出聲明稿力陳反對來看,公股銀行員工對於合併意願普遍低落,尤其在整併後難免在人力分配上有所調整,甚至不排除出現大規模優退下,為了保住公股金融機構這個鐵飯碗,員工自然極力反對合併。

其次,曾銘宗提出公股銀行整併需有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人才薪資制度有所彈性等配套措施,實際執行上也有難度。

公股銀行主管分析,暫且不論公股銀行肩負政策任務的特性,以目前立法院的生態而言,一旦金融產業有大事,例如金融市場環境改變,立院諸公往往就要求銀行董、總前往立院備詢,若未來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專業經理人是否有意願赴立法院說明,或是立委願不願意尊重專業經理人制度,會不會「三不五時」請經理人到立院備詢,就有相當難度。

更何況,目前公股金融機構的高階經理人薪資,受限不得超過政府機構部長級薪水,在區域型金融機構的缺乏彈性,也很難吸引到優質高階經理人效力。

此外,公股金融機構雖在名義上屬公股,但事實上財政部多半只是其中的大股東,沒有過半的控制權,包括兆豐金、華南金、彰銀都有具相當影響力的民股股東,無論是購併或被併,民股股東的態度也會影響成敗。

公股銀行主管指出,誠如曾銘宗所言,台灣銀行業規模太小,猶如個子不夠高,打不了亞洲盃跟NBA,若是能透過併購,就至少有取得門票的機會,但若公股金融機構真要整併,除非主管機關的意志夠堅定,願意排除重重險阻,要靠公股金融機構本身自行整併,「機會實在不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