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豬價上漲 農委會、豬農兩樣情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4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小豬疫情從去年10月起傳出,據防檢局3月初統計已死亡21萬隻小豬,疫情及市場預期心理讓豬價持續攀升,全台肉品市場毛豬每公斤批發價已飆破80元,農委會力求解決之道,豬農也有話要說。

農委會:力求解決之道

農委會估計今年中市場會缺豬,召集養豬協會、冷凍肉品公會研商,協調冷凍肉品業者進口丹麥、美國、加拿大豬肉,希望讓市場不會斷貨;為讓豬價回穩,也從供貨量下手,限制冷凍加工肉廠每天的購買數量,來提高肉品市場的供應,讓豬價降到每公斤75元的合理價位。

中央畜產會也從3月24日起,在全台68家農會農特產直銷中心、農會超市,推出「豬肉抗漲專區」,里肌跟五花肉全都打8折,特價至4月1日止,目前已設豬肉抗漲專區的縣市有新北、桃園、台南、嘉義、高雄、花蓮、台東、澎湖、金門,第一階段先以供應偏遠地區為主,日後如還有需求,會再評估釋出第二波,至於效果如何?有待觀察。

豬農心聲:應回歸市場機制

針對農委會「平穩」國內豬價的政策,豬農也有話要說,南部5縣市的養豬協會認為農委會應體察豬農辛勞,重視豬農權益,不該一昧抑制豬價,並強調台灣豬肉價格一直是亞洲最低,這波豬價從每百公斤6千多元漲到8千元,仍是全亞洲最便宜,亞洲地區國家每百公斤豬價都超過1萬元。

屏東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張文山憂心的表示,當原物料、飼料一直漲,許多豬農是靠借錢貸款維持,政府協商以進口豬肉來抑制豬價,犧牲養豬戶的結果,可能讓台灣的養豬業消失,未來只能依靠進口豬肉,台灣人吃得到安全豬肉嗎?

立委張嘉郡表示,農委會身為農民的大家長,對於豬肉短缺問題,應積極扮演協調角色,將消費者與豬農放置在同一個天平上,更要尊重市場機制、維護豬農權益。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