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幫孩子選課選專業 家長到底該怎麼做?

人氣: 32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報導)大學生活是許多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階段。選擇合適而又喜愛的專業,順利完成大學學業,獲得理想的工作職位,規劃成功的人生,是所有年輕人的共同心願。
  
進入11、12年級,家長和學生要開始著手選校、選科。許多人如願以償,選擇合適的大學,喜愛的專業,並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也有不少學生選擇了不適合或不喜歡的專業,給本應享有緊張有序、高效愉快的大學生活造成困難,以致學業趕不上,情緒壓抑,生活不快樂;最終導致學業無法繼續下去,不得不中途退學或轉科,無登浪費時間、精力及金錢。
  
萬錦於人村扶輪社負責人陳信浩表示:大學生活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申請大學時並不完全看分數,而是要參考學生的其他能力。儘早參加課外活動能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有助於日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及專業,並順利完成學業,成功就職。家長一定多與孩子溝通,並盡可能多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儘早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強加給孩子意願,以免給孩子的人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高嘉璟今年6月從多倫多大學本科畢業,正在就讀多倫多大學研究所生化博士。高嘉璟的父母一直希望她能讀醫科。剛好當時她有機會認識一位喜歡的導師,又在多倫多上大學,不用離家,於是選擇了多倫多大學的醫療專業。
  
高嘉璟在大二時,選擇了2項課外活動,有機會接觸研究所的工作。結果,她發現研究所的工作很有意思,於是決定選擇讀生化博士。這樣一來,她就有更多的選擇,既可以選擇留在研究所工作,也可以將來繼續讀醫療專業,還可以選擇去美國繼續深造。因此父母也很支持她的選擇。
  
高嘉璟說:「讀這個專業的人很少,但畢業以後就業不難。這個專業要求理科成績好;如果數學,生物、化學成績不夠好的學生也希望向這方面發展,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行;否則還不如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文科或其他專業,免得浪費大學4年的時間和金錢。」
  
高嘉璟談到:「很多家長覺得孩子應該念數學、生物、工程之類的;如果他們不適合的話,最好不要去逼。我在多大看到很多學生唸書念得很痛苦,從他們表情看起來令人心痛。因為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讀理科,將來更好找工作。可是並不適合所有的人,有許多人最後念不下去。」她說在多大,每到大一轉大二時就有很多學生轉系。轉系以後,情況就變好了,他們都能快樂、順利的完成學業。

喜歡做 就會獲得回報

正在念醫科大學的陳逸樑計劃將來做兒科醫生,他說自己是真的喜歡醫生行業。「可以在辦公室接觸來自各種不同背景的人;工作中每件事情都要按程序做,很有意思。我真正很享受我這個職業。」
  
陳逸樑選擇醫療專業源自曾在兒童中心做義工。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很喜歡小孩。因此到高中時,他曾考慮做教師,這樣可以跟孩子在一起。直到有一次去看醫生,他發現小孩很喜歡兒科醫生。「那時我發現自己真的很喜歡醫生這個職業,特別是兒科醫生。」他說。
  
他談到,「醫生這個行業工作量確實很大,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很多練習,很多的研究,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在時間上花費很大,精力花費也很大。你可以沒完沒了的工作、工作。如果不善於調節,就會非常疲勞,很難受。」
  
「做醫生必須非常集中和非常努力的學習和研究,還必須學會照顧自己,平衡學習和工作的壓力,善於安排好時間;否則,就會有太多的壓力,疾病就會找上門,會不快樂,生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了。所以,對我來說,與過去的朋友保持聯繫很重要;同時,也會參加一些運動,認識新朋友,尋找新的感興趣的事,也跟同行交往。」
  
陳逸樑建議,想做醫生的學生,應該先到醫院或診所去看看,了解醫生到底是做甚麼。因為很多人都是憑主觀認為醫生應該是這樣、那樣,可能並不如此。尤其關鍵的是要了解自己到底想要甚麼樣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你喜歡做,你就會獲得回報,如果不喜歡,只是白白耗費大量時間,換來的是不快樂。」 陳逸樑說。

做義工越早越好

剛剛碩士畢業,在Centennial college教數學的林淑敏(Mandy Lam)認為,中學生一定參加課外活動,做義工越早越好。
  
「其實讀書和工作不是一回事。在參加課外活動、做義工的過程中,可以親身體驗一下做工是怎麼回事。在做的過程中,和讀書的過程中,發現不同之處,從而去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她說。
  
林淑敏讀中學時,父母希望她讀藥劑師專業,但她自己發現對這方面沒興趣。她曾在Children Centre做助教,結果發現對做老師很有興趣。於是決定選擇數學專業,計劃將來做老師。 「以後我就思考,該學那些東西對我做教師有幫助。」

責任編輯:岳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