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朝軟硬整合發展 郭董:鴻海前景燦爛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5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惠萱台北報導)鴻海股東會25日登場,雖然質疑聲浪不斷,但鴻海近期股價翻紅,與日本軟銀的機器人也創下好成績,董事長郭台銘指出,鴻海前景一片燦爛,未來將著重雲端、移動、物聯網、大數據、智慧生活、網路以及智慧機器人等領域發展,除此之外,因應資通訊產業趨勢,鴻海將轉型,加強軟硬整合與提供服務產品。

鴻海過去都在做硬體製造,郭台銘指出,但目前物聯網帶動工業4.0的發展,這樣的智慧工業,讓工廠可以人數不增加,但是效率增加,進而帶動附加價值的增加,未來「不只賣產品,還賣服務,增加營業額」,未來可以替客戶進行供應鏈管理,發展供應鏈金融,拓展新的業務。「隨著新一代的生活習慣,在不同領域提供新的服務」,郭強調,未來的趨勢都是鴻海的強項,因此相當看好未來發展。

有股東看好鴻海,認為要付出才會有更好的獲利,郭先考慮了一下,但是經過公司查詢,郭回應並無庫存,並表示,「應該要送花給我」,「送手機都是去年獲利不佳才送手機賠罪」,他認為鴻海有獲利,所以不需要送手機,不過,郭表示將提供股東亞太電信的專屬優惠。

經濟成領導人重要課題

阿土伯今年也看好鴻海的發展,他建議董事長應該參加明年的總統選戰,對此郭回應,這點出了一個相當重要的事情,就是「不管誰做領導,經濟會是重要的課題」,不管是誰都要活絡經濟。

談起經濟,郭單純從經濟層面分析,表示台灣應該盡快簽屬服貿跟貨貿,有了協定,台灣的股票就可以不用到中國上市,他指出,若以全球經濟觀點,台灣經濟的確有邊緣化的危機,他認為,下一代的領導人要有智慧,如何將外資引進台灣,其中包括中國的資本。

談起當前正夯的「紅色資本」議題,郭董舉例,阿里巴巴上市拿的是美金資本,因此他認為,「資本是國際化的,沒有顏色,只有有效率或是沒有效率」,不過郭台銘也指出,中國的經濟緊扣台灣,中國的經濟繁榮,台灣分一杯羹,不過「中國的經濟強,台灣不一定強」,「中國經濟如果亂,台灣也一定亂」,他說台灣資本市場要活絡,不能忽略這塊。

從客觀角度看,郭董指出,台灣多數人都在談不要過度依賴中國,就反對中國的資本市場,目前包括許多依賴歐盟的國家,都漸漸轉移到中國,但郭台銘也強調,除了深耕中國以外,也要發展印度,重點是要關注資金活絡的問題。

手機市場並未趨緩

面對股東提問,未來手機市場成長趨緩,鴻海應該如何因應,郭台銘回應,他不同意手機市場趨緩的說法,因為目前中國仍有許多人沒有手機,目前的發展就像踏階梯一樣,目前只是趨緩一陣子,大家正在調整,未來還會發展,但是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事實。

郭台銘認為,目前已經沒有人會聽手機,現在都是看手機,未來手機的功能會越來越多,價格會日益競爭,但是獲利的模式未來會成為服務的競爭模式,獲利從服務上獲得,郭預測,未來會出現工業用手機、安全控制手機等,因此未來一個人不會只有一台手機,且每個人兩年換一支手機,一年將有35億支手機的需求,需求將來不會減少,手機端的公司只會增加。◇

責任編輯:芸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