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離岸風力場址 影響台白海豚覓食溝通

台灣白海豚在西岸生活範圍狹窄,只能在苗栗至台南河口170公里上下洄游,離岸3公里、水深不到30公尺處生活。(游忠霖/大紀元)

人氣: 3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6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白海豚數量,2006年發現66隻,2010年剩74隻,再少就絕種。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委員麥希汶說,台灣白海豚5大威脅包括漁業都還沒解除,若再加上大型海上工程填海、噪音、打樁等,恐令白海豚逐漸失去棲息地,噪音也會影響海豚覓食與溝通,水質汙染讓海豚寶寶生存機率大降,出生1年內很快死掉,如果要建風電場,一定要建在水深超過30公尺地方。

台灣白海豚在西岸生活範圍狹窄,只能在苗栗至台南河口170公里上下洄游,離岸3公里、水深不到30公尺處生活。麥西汶表示,香港白海豚因環境惡化,被逼到珠江口,但台灣白海豚無路可走;國際也關心台灣白海豚保育,希望2030年前能恢復到100隻。

能源局取消雲林30~32號離岸風力場址,保留彰化26~29號場址,彰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指出,彰化26號區塊水深才15.3公尺、離岸5.7公里,彰化海岸潮間帶,以大城鄉來看,退潮可能離岸6公里遠。29號區塊也一樣,水深20.1公尺、離岸7.5公里,退潮後,白海豚沒辦法洄游。能源局稱風機區塊會避開白海豚棲息地,並保留500公尺緩衝帶,只是自我安慰。

施月英表示,大甲陸地風機設置,離白鷺鷥保護區500公尺,當時白鷺鷥有5,000隻,但風機設置後連一隻都沒。苗栗風機設在潮間帶,潮間帶生物量非常高,設置後產生突堤效應,本來生物量非常高的地方變沙化,風機若設在彰化,將阻礙南北白海豚交流或覓食。

施月英指出,食物最重要區是在30公尺水深潮間帶,包括瀉湖、礁岩、藻礁。學者統計,觀音藻礁生物量是高美溼地5倍,生物孕育量是淺灘底棲50~80倍、大洋區300~500倍,建議藻礁區、礫石灘地、泥灘地應禁止離岸風機經過。潮間帶開發以風力發電累積多少開發的量來作為環評依據,潮間帶生物量最高,卻不做環評。

中華鯨豚協會專員張豈銘則對能源局500公尺緩衝區提出質疑,因為750公尺、180分貝以上是針對一般海豚的規範,中華白海豚是瀕危族群,他建議緩衝區應擴大到1‚500公尺以上;180分貝對這物種不會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聽力損傷,只是最低標準,必須加嚴至160分貝。◇

責任編輯:旻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