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只重都更不重文資 台學者:文化是價值非價格

人氣: 8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12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對於台灣以經濟開發、都更為主,不惜破壞文化資產做法,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助理教授蕭文杰認為,可利用文化資產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或以文化資產帶動地方經濟,文化資產具有經濟價值,可惜沒被看到。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林崇熙表示,以經濟開發為前提不是壞事,只是經濟開發與文化保存並未對立,應相輔相成。

蕭文杰指出,目前對文化資產的處理都是以經濟為導向,不惜破壞文化資產,把老街建築物拆掉,沒有考量後代。

又如宜蘭縣南澳鄉漢本文化遺址,當地居民只剩這項文化資產,文物卻不做就地保存,得離開家遷移到南陽博物館,博物館離漢本非常遙遠。

當地居民只能每天面對和平發電廠,沒有希望、未來。如果漢本文物能留在當地,就能串連海灘、澳花部落,形成一個經濟體,可這經濟體沒有被看到。

藝術家李梅樹1947年重修新北三峽祖師廟。蕭文杰說,文化資產附帶經濟價值。李梅樹看到三峽藍染、茶葉、木炭等產業不行,勢必走向蕭條,三峽若有好的藝術作品在,會帶回觀光客。

三峽老街1988年指定古蹟身分,1989年因當地居民主張都更反彈太大而廢掉古蹟身分,改用類似鹿港歷史風貌方式保存至今。若當年三峽老街拆了、三峽祖師廟繼續「亂搞」,三峽會有觀光嗎?林安泰古厝遷離台北市大安區,原地已經都更兩次,只看到價錢,沒看到價值,「文化價值不能用錢計算。」

蕭文杰到畫家陳澄波當年繪畫的花蓮沿海路景(陳澄波作品《東台灣臨海道路》)一遊。蕭文杰指出,當年景觀非常好,現在卻是水泥廠進駐,人煙稀少。怎麼沒想到靠藝術行銷,讓當地居民有生意做,現在把好山好水挖走,也把金雞母殺掉。

淡水紅樓1895年興建、1899年落成,不具文資身分,由民間出力保存。(淡水紅樓_alcuin/Wikimedia Commons)

新北淡水紅樓與1992年拆除的淡水白樓齊名,2000年整修後變身為餐廳與藝文館。蕭文杰提到,淡水紅樓沒有文化資產身分,是民間出力保存,淡水紅樓的保留,帶給當地很大經濟利益。

反觀淡水白樓,當年被拆掉(改建公寓),白樓周邊居民很羨慕紅樓所帶來利益。這跟眼光、遠見,還有規劃有關。

「各地的是觀光非常重要號召」,林崇熙表示,台灣每到寒暑假一大堆人出國,旅行社的行程80%~90%都會加上世界遺產或當地重要古蹟,如印度泰姬瑪哈陵等。台灣人每次都出去看人家的古蹟,回來都不看自己的古蹟。

林崇熙也指出,文化保存會是協助產業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塊。嘉義民雄遠東機械公司,進入行政大樓右手邊就有一台非常古老的機器,那是老董事長莊俊銘創業使用的「起家」機器。

當時二次大戰剛結束物資很缺乏,老董事長用那台機器把日軍留下的汽油桶橫切成條,做成腳踏車輪框,他就是靠這起家的。那台機器是他們公司的文化資產,凝聚向心力之外,也提醒所有員工學習老董事長的精神,在艱困時要發揮創意,解決問題。◇

責任編輯:旻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