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世界工廠變調 退出中國概念股正夯

ZARA近年在中國展店速度趨緩,包括愛迪達、優衣庫等運動及服飾品牌,則是不約而同地關閉在中國的直屬工廠。(AFP)

人氣: 26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7年02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鄭宜芬台灣台北報導)西班牙知名服飾品牌ZARA席捲全球,掀起一波快時尚大戰,前景看俏。ZARA當然沒有放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背後潛藏的巨大利益,積極布局,在中國約六十座一線城市,至今共展店190家門市。看似氣勢如虹,但在今年2月3日,他們位於四川的旗艦店卻悄悄吹起熄燈號……

有人把收攤原因歸咎於快時尚產業,已進入衰退期,但有學者認為,這與中國人消費力減弱,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新政策間的加乘效應有關係。

ZARA在四川的旗艦店,開幕於2011年底,占地3,000平方公尺,當時是他們在中國的首家且是最大的旗艦店,有如一顆耀眼的明日之星,如今卻因業績欠佳,步上收攤命運,讓人不勝唏噓。

此外,ZARA近年在中國展店速度趨緩,包括愛迪達、優衣庫等運動及服飾品牌,則是不約而同地關閉在中國的直屬工廠,外資出走情況不僅如此,不少知名大廠正醞釀撤離,現在出走中國概念股正夯。

陸經濟轉型不及 人口紅利漸失

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蔡明芳說,「中國的經濟與消費力,並未如外界想像得那麼好。」(大紀元資料室)
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蔡明芳說,「中國的經濟與消費力,並未如外界想像得那麼好。」(大紀元資料室)

被譽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近年無法讓廠商們持續生根,讓人相當費解。「中國的經濟與消費力,並未如外界想像得那麼好。」淡江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蔡明芳說。

「中國經濟外人很難理解,但從大廠出走潮可以略窺一二」,蔡明芳分析,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帶來相當充足產能,只是隨著近年薪資水準不斷提高,已逐漸喪失這項成本優勢。但轉型不及,還是停留在發展勞力密集為主的產業,因此留不住外國廠商,出現外資出走潮。

「為什麼他們急於現在離開,以前不走?我覺得與川普新政有莫大關係。」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許忠信認為,川普的經濟政策,主要以美國為優先,站在美國的立場考量,其中要求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的出口產生相當不利的影響,加上人力、土地等各項成本逐漸提高,中國幾乎沒了優勢,才讓大廠有了撤離之舉。

蔡明芳則認為川普的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政策,與這波出走潮的關聯較小。該新政會讓高階製造業優先離開中國回流美國,「目前撤出中國的多是勞力密集的產業,這應該是中國過去長期控制匯率,以保全出口數據,如今匯率出現波動,而產生的必然後果。」

廠商鳥獸散式的撤出,讓中國不少地區形同鬼城,寥無人煙,蔡明芳說,這會波及到周邊的商家,服務業空有服務卻沒了客源,對當地就業情況造成衝擊,連帶的消費力減弱,影響層面不只有製造業,波及面相當廣,仍待後續觀察。

出走潮衝擊台灣銀行業

這樣的出走潮,對在中國的台灣本土銀行造成不小衝擊。蔡明芳說,因為知名大廠傾向與國際銀行合作,台灣本土銀行的客戶絕多數是中小型企業,且是勞力密集的產業,在喪失成本優勢下,營收狀況不如預期,或已搖搖欲墜,「這些廠商一退出中國,銀行自然沒有市場。」

「中國的成本面變高,而在需求面上,坦白講並不是很樂觀。」蔡明芳認為在當前趨勢,台商再西進的意願相當低,「台商過去在中國市場大時沒有過去,現在市場小,到中國更沒有機會。」

此外,這些年以來,中國已發展完備供應鏈,台商的產品與技術被中國廠商替代的機會高,「我看現在應該沒有台灣廠商想去中國了。」蔡明芳說。

台灣重回製造業導向

外國廠商撤出中國,尋求其他市場發展,台灣政府應把握良機,思考如何讓台商回流,幫助他們深耕與茁壯。許忠信認為,川普的經濟政策也將引導台灣的經濟政策步上正軌,台灣會走回以發展製造業為主的產業型態,「這對台商或是外商來說,會是一項很大的投資誘因。」

許忠信解釋,台灣的經濟學者與政策決策者,多受到美國經濟思維影響。過去美國輕視製造業、重視服務業,台灣也仿效這樣的道路,如今美國改變經濟政策,台灣也會重新重視製造業。

「我認為中國的投資利基已不在,留在台灣提升技術與品牌價值,才是唯一的王道。」許忠信說,台灣年輕人教育水平相當高,具有高學歷與高技術,與東亞諸國相較,幾乎是除了日本以外,人力素質最好的國家,且台灣還擁有便利的交通建設、法律保障,相當適合投資設廠。

許忠信認為政府應有相關配套,以幫助台商們順利鮭魚返鄉。他舉例,對於炒作工業區的投機現象,應該立法修正《產業創新條例》加以遏止,對於工業區內已被購買的土地,且未能在兩年內設廠、無正當理由,政府應無條件買回,讓台商或外商能有設廠的空間。

許忠信說,不少人認為買回工業區土地是侵害財產權的行為,這樣的認知並非正確,因為設立工業區的出發點是為讓廠商投資與製造,若未能盡到投資與製造的義務,設有買回條款防止炒作土地,反而是相當合理的事情。◇

責任編輯:韻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