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調查 澳洲高房價危機造就「依賴的一代」

Core Logic對住房負擔能力的看法的報告發現,與父母同住的受訪者中,近三分之二(62%)表示他們沒有經濟能力搬出去。 (Brendon Thorne/Getty Images)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06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朱麗婭悉尼編譯報導)澳洲房地產數據機構Core Logic一項新的調查發現,難以負擔的住房導致年輕人成為越來越依賴的一代,許多人為了存儲購房首付款而住在父母家不去獨立生活,千禧一代有27%與父母同住。

Core Logic對住房負擔能力的看法的報告(The Perceptions of Housing Affordability report)發現,與父母同住的受訪者中,近三分之二(62%)表示他們沒有經濟能力搬出去。

這27%居住在父母家中的18歲及以上的人正在儲蓄存款,而21%的人預計將與父母同住到至少30歲。

Core Logic數據機構總經理Lisa Claes表示,從長遠來看,這樣做可能會使父母們採取某種獨立生活的安排,以便在家中容納成年的子女。

她呼籲不情願妥協的「小房子綜合癥」的人們,利用如車庫或者遊樂室等未充分利用的空間,提供給無法搬出去的年輕人一些獨立的空間。

18至34歲的受訪者中,有38%在租房,27%與父母同住。

所有年齡段的人中有62%表示,高薪酬的工作是他們攀上房產階梯的最佳途徑,30%期望獲得家庭遺產或援助。

Core Logic房地產解決方案部主管Kylie Davis表示,目前的市場對所有人都構成了挑戰,「嬰兒潮一代擁有不少資產和資本的增值,但他們不得不使用其中的一部分來支援他們的孩子,或者他們不得不改變他們老年生活的預期安排。 」

非房主受訪者有87%擔憂他們負擔不起購房。在全澳範圍內,購房首付款的存儲被認為是購買房產的最大障礙,其次是印花稅,這在新州是最為人關心的事項。

Davis表示,數據顯示千禧一代比前幾代人面臨更大的自購房產障礙,「有很多討論認為千禧一代不應該吃鱷梨,不應該去海外度假,不應該做影響他們存錢的事情,但是當你看到工資增長與物價上漲的水平時,會發現他們面臨的阻礙高於父輩或早些時候的同齡人。」

該項調查繪製了一幅生動的圖,說明了每年掙取13萬澳元以上與4萬澳元以下人士之間對住房負擔能力的態度差異,「工資越高,越不可能相信政府的幫助有必要。」

高收入者更期望通過父母的幫助買房,他們中34%的人希望獲得家庭遺產或父母為他們買房,而在收入低於4萬澳元的人群中這一比例為26%。

超過四分之三(76%)的現有房主對搬到下一個房去有擔憂,或許期望搬到更大的房-公寓房中,擔憂的人數比例上升到88%。

調查結果表明,想要購房的人願意妥協自己的生活以獲得自己的房產,33%的受訪者表示會退一步考慮更便宜些的房產,27%的人願意搬去離工作地點更遠的地方。

但位置對人們來說很重要,衹有14%的人表示願意去其它州,21%的人可以去不太理想的地區。Davis認為,千禧一代特別喜歡靠近好的工作地點的區,因為許多最有成就和最高薪酬的工作選擇都集中在州府城市。

沒有父母的幫助,年輕人對自置房的最佳選擇是搬遷到偏遠地區,許多人還沒有做出權衡。

她表示,解決住房負擔能力的辦法之一是增加墨爾本、堪培拉、悉尼和布里斯本之間的基礎設施的連接點。連接悉尼、紐卡斯爾、臥龍崗和藍山的更好的公共交通將會產生影響,給人們更多的選擇,從而影響房價。

Core Logic開展的這一項調查,受訪者為2010名年齡在18至64歲之間的澳洲人。

責任編輯:簡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