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環署中研院開發技術 一滴水測廢水汙染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7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環保署、中研院17日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針對X射線螢光光譜儀(XRF)、傅立葉轉換紅外線光譜儀(FTIR)、拉曼光譜儀(Raman)、光學式PM2.5偵測器等4項微型儀器開發,做進一步合作。環保署長李應元表示,透過技術、學術能量、基礎科學的引進,能更精確地解決陸海空等環保議題,包括廢棄物、重金屬、空氣汙染成分、水汙染成分,甚至海洋汙染塑膠微粒。

分析汙染氰化物新技術 5分鐘就可得到結果

環保署與中研院合作目前最大亮點是拉曼光譜儀,檢測水汙染六價鉻及氰化物,傳統方法是1公升樣品至少要1天才知道汙染濃度,現在只要1滴(約1公升的千分之一)、3小時就有結果。

環保署環檢所助理研究員羅仕麟說,拉曼光譜儀搭配中研院專利奈米晶片,分析汙染氰化物,因為有些電鍍工廠會惡意排放,以前樣品要花1天時間做前處理分析,現在中研院新技術,在定性分析上大概3~5分鐘就可以得到結果。

檢測微生物的奈米晶片 也可用於環保汙染

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俊凱指出,奈米晶片本來用途是生醫上微生物檢測,後來發覺也可以檢測環保汙染,晶片用1個月都沒問題,目前1,000元1片,大量生產價格就可以降低。未來希望能偵測水銀、砷等重金屬,還有農藥。此外,經過初步測試,如石斑魚常用的孔雀綠也可以檢測出來。

在備受矚目PM2.5偵測器部分,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龍世俊指出,空氣盒子(Air Box)是中研院所研發的原型,由國內廠商生產,技術上還要繼續突破,在資料處理部分,希望品質被認可、採信。Air Box需要連到電源線,今年中研院將發展移動式、可攜式,未來民眾可帶著到處走。未來也會把PM2.5感測器連上IOT物聯網,即時傳輸PM2.5數據。

李應元說,空氣盒子一定要有感測器偵測,中研院就開發這方面的技術,而IOT大量的資料可集中在監資處電腦做分析,如高雄與屏東不同事證,汙染源、汙染量也不同,類似這樣的應用在將來有很多,可以協助整個國家空氣改善。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