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溪公會堂及行館6月開放 展示大溪木藝魅力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下稱木博館)進行修復工程,現戶外園區於109年5月1日正式開放。(桃園木博館提供)
人氣: 10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0年05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承載大溪重要歷史記憶的「大溪公會堂及蔣公行館園區」,於107年由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下稱木博館)進行修復工程,現戶外園區於109年5月1日正式開放,民眾可以從中正公園,沿著崖線漫步公會堂、行館,經過武德殿、四連棟等歷史建築群,悠然地欣賞周邊風景。

普濟路的館舍群展開「光環境」的塑造計畫,目標是利用燈光設計的效果,烘托歷史建築並打造不同的環境氛圍。(桃園木博館提供)

大溪公會堂於日治時期大正12年(1923)2月落成,座落於大溪公園南端,原有和式、洋式兩棟建築,目前留存的是洋館,也是桃園唯一現存的公會堂建築,和館則改建為現今蔣公行館樣貌。「公會堂」源自日本社會改良運動,是一種具有近代化意義的空間。從公會堂的使用變遷脈絡來看,大溪公會堂至少具有地方集會、社會事業、產業開會、藝文教育及紀念活動等功能,有時也作貴賓招待所之用途。

會堂將成為「木家具館」,展現大溪悠久精湛的木藝,透過主題策展,表現出符合當代生活需求的新面貌。(桃園木博館提供)

民國38年(1949)6月,大溪公會堂改作為蔣中正總統之行邸「大溪賓館」,鄭文燦市長成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後,因其歷史意義,自2015年起改由木博館活化經營,並在2018年進入修繕工程,至今年重新開放。

普濟路的館舍群展開「光環境」的塑造計畫,目標是利用燈光設計的效果,烘托歷史建築並打造不同的環境氛圍。(桃園木博館提供)

公會堂有著社會教育、公眾利用的意義,活化再利用的定位扣合著「公共化」,公會堂將成為「木家具館」,展現大溪悠久精湛的木藝,透過主題策展,表現出符合當代生活需求的新面貌,首檔策展以「木職人的幸福提案」為主題,將於6月17日正式開館。而蔣公行館將變身成「木生活館」,具備展示陳列、媒合地方產業以及推動木藝產業升級的角色,讓民眾可以在這裡親身體驗木藝與生活相融之美。

普濟路的館舍群展開「光環境」的塑造計畫,目標是利用燈光設計的效果,烘托歷史建築並打造不同的環境氛圍。(桃園木博館提供)

公會堂戶外園區開放,最大的亮點為夜晚活動空間的打造,利用燈光襯托歷史建築與戶外景觀,突顯大溪夜間的氣質之美,不僅創造出居民晚間遊憩的空間,也吸引遊客在大溪駐足停留更多時間。

木博館自2019年起,即委託專業團隊針對普濟路的館舍群展開「光環境」的塑造計畫,目標是利用燈光設計的效果,烘托歷史建築並打造不同的環境氛圍。這一條穿梭大溪光影、漫遊博物館的旅途,從「壹號館」開始,作為以光迎賓的起點,燈光呈現歷史感及木質的溫暖。接著穿過大溪公園走入公會堂,藉由燈光投射在建築上,創造宴客大廳的恢宏氛圍;另外崖邊步道區設置低尺度的照明,不僅具有引導路線的作用,也照顧到崖邊的生物。到武德殿及警察日式宿舍群,以形塑博物館生活起居及廣場空間為主題,燈光呈現以建築光影為前景,輔以室內透出的燈光,塑造清雅簡明的人文氛圍。這些光影敘說大溪的故事,希望在遊客心中留下驚喜與畫面,也成為日後大溪的「尋光地圖」。

預計明年將修繕完成並開放的大溪警察宿舍群二期工程,將串聯起巷弄廊道及沿途的小廣場,透過鋪面紋理形塑、動線平順梳理、活動節點再造、公共設施改善,和夜晚活動空間的打造,與普濟路往北方向的大溪國小運動中心、老人文康中心等公共建設連結起來後,未來普濟路在環境、人文故事上,能夠創造沿線多元風貌及體驗內容、優良步行環境,是兼顧多世代、下世代生活的環境空間。◇

責任編輯:李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