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迎接高雄車站復歸 高市民共譜城市願景

2021年9月26日,總統蔡英文(中)、高雄市長陳其邁、監察院長陳菊(右四)等人出席「高雄驛起飛座落儀式」。(鐵道局提供)
人氣: 17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1年0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專題報導)19年前,配合高雄鐵路地下化工程前置作業,高雄車站隆重遷居,化身為高雄願景館,見證城市的發展與蛻變,而今,迎接舊車站復歸老家,高雄市民再次情縴驛動,攜手共譜城市願景。

9月26日,高雄舊車站復歸老家安座定位,總統蔡英文、前高雄市長、中華民國監察院長陳菊以及前後任高雄市長都到場見證,當初力促「保留舊站體、改造新車站」的公民團體也獲邀到場觀禮見證。

高雄鐵道驛站 百年蛻變

高雄百年鐵道史,可以追溯至日治初期。1899年11月,縱貫鐵路南段工程正式啟動,由打狗往北鋪設。翌年(1900)11月,打狗至台南段完工通車,臨時停車場就設在鹽埕埔西南方的車路頂(鼓山路一段上)。此為高雄車站的濫觴。

打狗停車場,作為縱貫線的終點站,扼据著台灣南端港口,海陸聯運節點至關重要。然而,設站營運不久,全臺貨物相繼湧至,車站已然不敷使用,因此,擴建呼聲再起。

1908年2月,日人利用築港挖掘工程,填海造陸開發(哈瑪星)新市街,並於新濱町興建「打狗驛」(又名高雄驛)。同年9月,新車站竣工,西部縱貫鐵路宣告全線通車,第二代高雄車站成為西部幹線南端的發韌。

哈瑪星高雄驛,後來的高雄港車站前身。(《開台巡跡》提供)高雄港站舊港區鐵道線群與建物群。(維基創用CC提供)

伴隨高雄港逐步擴建,高雄驛成為台灣最大的貨物轉運站。在日本政府「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經濟策略下,高雄驛站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20世紀初的高雄海鐵聯運,不僅推升了臺灣的客貨流通,更帶動哈瑪星、鹽埕埔的經貿榮景,哈瑪星一度成為台灣水陸交通的總樞紐,更躋登高雄市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

然而,隨著城市快速發展,高雄驛益顯狹隘窘迫,已難以因應都市發展的需求。1937年,高雄州政府公布「大高雄都市計畫」,規劃將車站東遷至都會中心,作為高雄市的門戶,市街規劃也以新車站為軸心,向四方輻射延伸。高雄新車站儼然成為都會核心的新地標。

新高雄驛主建築,1941年6月竣工啟用,大大紓解了舊車站的運輸量,往後更成為南臺灣鐵道旅客輸運的總樞紐。「高雄驛」則更名為「高雄港站」,繼續肩負著貨物運輸業務。

鐵路的興築,牽動著城市發展的脈動;車站的遷移,標誌著高雄人文歷史的軌跡。從打狗停車場、高雄驛、新高雄驛,而至最潮的新世代高雄車站,逐一記錄了高雄市民由海洋而內陸,積極擁抱海、港、河的城市新格局。

帝冠式建築  情縴驛動

1930年代,日本推出大東亞共榮圈政策,日治當局以高雄為南進基地,加速南台灣第一大城的日本化,其中高雄車站、高雄市役所(今高雄歷史博物館)的帝冠式建築可為代表。

高雄車站,台灣西部最後一個完成的火車站,也是全臺唯一的「帝冠式」站體。有別於早期車站多以歐洲式樣為主,高雄車站的外觀,站體為西洋古典的挑高大廳,屋頂則採日本皇宮慣用的帝冠式樣,這種「和洋折衷」的結構,又稱「興亞帝冠式」建築。

高雄驛新建工程,是由總督府鐵道部負責設計,日本清水建設公司承造。1941年,新驛站竣工啟用後,肩負起城際交通運輸服務,日復一日迎送著往來旅客,看盡悲歡離合在此輪番上演。

轟隆隆,火車進站了!營運逾半個世紀,高雄車站熱鬧如昔;然而鐵路地下化及捷運工程,卻讓她面臨拆遷的窘境。作為城市歷史建築,帝冠式車站的歷史定位、建築美學、以及城市的情感與記憶,引發各界熱烈討論。

美麗的帝冠式樣,是建築師及鐵道迷眼中的珍寶;為喚醒城市文化記憶,公民聯盟倡議保留車站。時市府副秘書長姚文智、新聞處長管碧玲等也力主留置;最後由市長謝長廷拍板:車站暫移保存,未來遷回當高雄門戶。

2002年8月16日,為期17天的車站遷移工程正式啟動,上千民眾參與拉縴儀式。清水公司為見證高雄車站「遷居」,特邀八旬老員工力丸一榮重遊舊地;前總統陳水扁也專程南下,見證這歷史的一刻。

斥資一億元的遷移工程,在各界祝福下順利完成,創下全台最大文物的搬遷記錄。車站遷置後,化身為「高雄願景館」,以博物館樣貌,展示高雄市民的自我認同,攜手打造美好城市的決心。

立委管碧玲追憶,當初為了設計車站搬遷的橋段,大家喝了整晚咖啡,擠破了頭,回到宿舍後,還輾轉到半夜兩點半,突然福至心靈,就用城市芭蕾舞團來跳「拉縴之舞」!於是,大家找了左中舞蹈班學生,盼以拉縴舞動高雄城市的未來!

駐日代表謝長廷也感性回應,記得遷移活動時,近千位高雄市民,引吭高歌《再會啦!車站》,很多人感動流淚,這是他們與老車站的鏈接。

他稱,當年高雄市想爭取舉辦世界運動會,我們邀請時任世界運動會主席朗佛契夫妻來高雄參訪。事後朗佛契表示,可以為了保存車站,而舉辦如此浩大工程和活動的城市,一定可以辦好世運會。隔年,我們果然爭取到世運主辦權。

鐵路下地  翻轉城市景觀

對高雄而言,鐵路建設是經濟的起點,它串起人流、物流與金流,促進了城市的布局與發展。然而弔詭的是,橫跨市區的鐵道立體交叉及平交道,卻造成了都市的屏隔與斷裂;而開啟動能的火車站,竟由都會核心淪為城區的邊陲!

長久以來,改造高雄車站、縫合城市紋理等議題,一直佔據著高雄城市治理的重要版面。在高雄市民的心裡,列居全台唯二的直轄市,高雄理應接棒台北,啟動鐵路地下化工程,翻轉城市景觀風貌。

歷經十年規劃,行政院於2006年核定「高雄鐵路地下化計畫」,涵蓋高雄、左營及鳳山等3個分區計畫,總經費達998.69億元。高雄計畫2009年啟動至今,第一階段地下化工程已於107年10月竣工通車,穿越市區逾百年的平面鐵道走入歷史。第二階段高雄車站暨地面工程,預計 2024 年全部完工。

昔日阻隔高雄南北的路障,包括7處平交道及16處公路立體交叉,已悉數拆除縫平。北起新左營車站,南達鳳山大智陸橋以西,總長15.37公里、面積達71.29公頃的鐵道廊帶,並獲中央經費挹注,全線闢建為綠色景觀園道,提供城市居民休閒遊憩的優質空間。

至於民眾寄以厚望的「新高雄車站」。負責操刀的荷蘭建築設計團隊「Mecanoo」表示,高雄車站除結合台鐵、捷運、客運及公車等轉運功能,並已規劃計程車、自行車道等設施,可望同步提升地下交通運輸及地面生活機能。

「高雄車站的潮風造型,更被賦予豐富的意涵!」Mecanoo稱,為體現台灣廟埕樹蔭乘涼的經驗,車站大頂棚的雲朵葉片和圓形吊燈,呈現廟口燈籠的意象。此外,擁有上萬坪植被的「綠屋頂」,也是一大亮點。市民登上頂棚自行車道,還可遠眺壽山美景。

隨著工程推進,高雄驛站之美逐一展現。然而,承載著市民美麗想望的車站改建工程,卻一波三折,解套關鍵端賴公民熱心參與。

公民參與  打造百年車站

高雄車站改造轉型的過程,自2000年第一個設計方案出爐,至2014年Mecanoo設計案定案,前後被抗爭10餘年,換了4個國際建築團隊,不是設計不好,主因是民眾反對,大家認為藍圖與原初的期待落差過大。

「高雄車站改造」是地方大好事,為何高雄人要反對?民眾舉牌抗爭道:「城市的價值,不等於房地產的價值」、「今天車站不成為典範,明天高雄將留下遺憾。」為了城市的未來,他們拒絕行政權獨大,要求「還我公民參與」。

對於高雄新車站的想像和期待,市民透過文字轉譯,強力放送民意。大家反對前期4個方案的理由是:「站區方案-過度強調商業開發」、「大頂篷方案-不具高雄在地特性」、「小頂篷方案-缺乏完整交通計畫配套」、「站區建築方案-舊車站古蹟被包夾在水泥大樓之間」等等。

公民頻頻串聯出征,直到2014年初,眼看工程已快冒出地面,可站體樣態依然沒有著落。鑑於時程緊迫,市府允諾公民參與,重啟徵圖設計作業。

市府都發局指出,交通部的設計方案飽受地方批評,後來開啟民眾參與並採國際競圖,重新委託高雄大學團隊、Mecanoo團隊協力規劃,終於提出令各界驚豔的設計方案。

「車站不只是一棟建築,更是一組都市生活空間。」高大團隊率先提出設計概念,「高雄車站改造,涉及都市機能結構的重構,站區的活化再造,須與民生面向相連結,包括交通網絡、生活機能、產業能量及在地歷史脈絡等等。而這一切,只有高雄人最了解,最有感。」

有鑑於此,高大團隊於2014年5月至12月,針對鐵路車站相關議題,舉辦12場討論說明會,廣邀民眾進行對話交流,應邀對象包括社區鄰里長、在地市民、商圈代表、鐵道青年、學者專家,以及關心車站再造的公民團體。

記得首次說明會,有里長當場拍桌開罵,痛斥鐵路工程傷害地方交通和生計。專家聽取意見後,第二次以草圖回應,他看後竟又爆怒,「你把地下出口,擺在我社區的入口,人車怎麼進來!」經由一次次的對話,大家終於理解里長的心願──透過動線規劃,把人流引進社區。

高雄大學智慧城鄉永續發展中心主任曾梓峰表示,在市民論述的過程,Mecanoo團隊全程參與,不為行銷設計理念,而在傾聽民眾意見,「設計師就坐在台下,先聽大家怎麼講?民眾想要甚麼?當掌握民情民意後,他們再整合為建築設計概念。」

曾指出,高雄車站的成形,民眾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整個過程,是公民討論在先,領著專業設計跟進。「建築師自己退居第二線,當民眾表述後,他們再運用自己的空間智慧及經驗,整合出車站空間設計,用以回應民眾的期待和需求。」

「公共工程的規劃設計,透過雙方對話而成形,這是非常獨特的公民參與過程。」他表示,「市民集結眾力,用維基百科的創作模式,共同譜寫對城市車站的想像與願景,往往能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高雄車站的樣態,是由民眾共同定義,不單靠政府的作為,更非設計師所能決定。他的背後有一股來自民間的巨大力量,那是源自對高雄城市的情感與美麗想像!」

擘劃逾10年仍難產的車站藍圖,透過多方對話,在8個月後順利推出,天馬行空的表述經由調整而落實成形。當Mecanoo方案提交至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全員快速無異議通過。

舊車站復歸 老幹新枝共榮

2021年8月22日,睽違19年後,高雄舊車站終於回家了。當年一路相挺相伴的人們齊聚歡慶,包括核定計畫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交通部長王國材、高雄市長陳其邁、副市長林欽榮、立委管碧玲、李昆澤等,如今都重回現場,見證老朋友「啟程回家」的歷史性一刻。

19年前,參與高雄驛站拉縴演出的左營高中舞蹈班,再次舞動驛站,傳承記憶;而帝冠式車站原設計商日本清水建設公司社長井上和幸也連線致賀。

9月26日,舊車站西移57.86公尺後,終於重返城市中軸線,化身為新火車站永久出入口。總統蔡英文、監察院長陳菊偕歷任市長親臨安座儀式,與市民朋友共同見證這珍貴的時刻。駐日大使謝長廷也透過影片回顧當年點滴,期許感人的故事能繼續傳誦後世。

蔡英文表示,城市交通的完善,是所有高雄人一棒接一棒打拚的成果,回顧19年前的高雄,正努力從工業重鎮轉型,如今已大步邁向高科技智慧城市。見證車站歸位的同時,她期許大家懷抱願景,為實現城市的榮景而努力。

陳其邁說,高雄車站的保留,不僅是建築和記憶,更是城市共同的情感。如今慶賀舊車站回歸,城市轉型的第一顆齒輪啟動,他除感謝所有曾為高雄付出的人們,更期許市民朋友帶著高雄精神──淬鍊、專一與打拚,攜手迎向未來。◇

2021年8月22日,睽違19年後,高雄舊車站終於回家了!當年一路相挺相伴的人們齊聚歡慶,包括核定計畫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交通部長王國材、高雄市長陳其邁、副市長林欽榮、立委管碧玲、李昆澤等等,如今都重回現場,見證老朋友「啟程回家」的歷史性一刻。

19年前,參與高雄驛站拉縴演出的左營高中舞蹈班,再次舞動驛站,傳承記憶;而帝冠式車站原設計商日本清水建設公司社長井上和幸也連線致賀。

蘇貞昌表示,高雄帝冠式舊車站,承載過去高雄鄉親與外地旅人的共同記憶,如今工程已陸續完工,嶄新市容亮麗亮相。他祝福高雄增添新的歷史篇章,有更動人的發展。

陳其邁說,這19年的努力,每一段令人懷念的車站故事,屬於每一個高雄人。如今屬於高雄人的車站,即將回到城市中軸線;高雄驛的重新定錨,代表新的時代起始,高雄將重新與國際快速接軌。

帝冠式高雄老車站8月回娘家,昔日站前廣場的「紅鯉魚」也將一起遷回家。
帝冠式高雄老車站8月回娘家,昔日站前廣場的「紅鯉魚」也將一起遷回家。(鐵道局提供)
2002年願景館鋪軌遷移啟動,左中舞蹈班學生拉縴舞動,民眾到場觀禮歡送。
2002年願景館鋪軌遷移啟動,左中舞蹈班學生拉縴舞動,民眾到場觀禮歡送。 (高市府提供)
鐵路綠園道總長15.37公里,自左營蓮池潭旁,一路到鳳山大智陸橋,蛻變為新生綠廊,已成為民眾休閒遊憩的優質空間。
鐵路綠園道總長15.37公里,自左營蓮池潭旁,一路到鳳山大智陸橋,蛻變為新生綠廊,已成為民眾休閒遊憩的優質空間。(陳其邁臉書提供)
哈瑪星高雄驛,後來的高雄港車站前身。
哈瑪星高雄驛,後來的高雄港車站前身。(《開台巡跡》提供)
高雄願景館過去為臺鐵高雄車站舊站體,未來會成為新車站的出入口大廳。
高雄願景館過去為臺鐵高雄車站舊站體,未來會成為新車站的出入口大廳。(Kasuga Huang/維基百科)
高雄車站屋簷的帝冠式特色—日本傳統四角攢尖屋頂,以及簡瓦末端收頭,是高雄車站帝冠式樣的主要特徵。
高雄車站屋簷的帝冠式特色—日本傳統四角攢尖屋頂,以及簡瓦末端收頭,是高雄車站帝冠式樣的主要特徵。(李連元/維基百科)
為體現廟埕樹蔭下乘涼的經驗,高雄新車站大頂棚的雲朵葉片及圓形吊燈,呈現廟口燈籠的意象。
為體現廟埕樹蔭下乘涼的經驗,高雄新車站大頂棚的雲朵葉片及圓形吊燈,呈現廟口燈籠的意象。(李晴玳/大紀元)
高雄新火車站。
高雄新火車站。(李晴玳/大紀元)
高雄車站再造工程如火如荼進行,老車站帝冠建築正緩步回娘家,預計9月底定位在中山、博愛路中軸。
高雄車站再造工程如火如荼進行,老車站帝冠建築正緩步回娘家,9月26日定位在中山、博愛路中軸。(鐵道局提供)
結合集體群眾智慧與建築設計專業的高雄車站,是充滿綠意、體現城市願景的立體生活空間。
結合集體群眾智慧與建築設計專業的高雄車站,是充滿綠意、體現城市願景的立體生活空間。(Mecanoo建築設計事務所提供)
高雄港站舊港區鐵道線群與建物群。
高雄港站舊港區鐵道線群與建物群。(維基創用CC提供)

責任編輯:于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