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侯友宜用電政見 核能重啟、考慮小型核電廠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27日下午在北國際會議中心出席「2023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活動。(中央社)
人氣: 9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3年11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2022年度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為238.43億度(23,843GWh),占台灣總發電量比率為8.3%。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27日發表用電政見表示,若當選後,未來4年將推動「2030減碳台灣」,主張經專業評估延役核一、核二、核三,並重啟核四來達到減碳,小型核電廠將是發展方向之一。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侯駿霖/大紀元)

2024年總統大選在即,國內工商界共同舉辦「2023台灣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活動,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27日受邀發表財經政策方向,工商界聚焦供應鏈、用電、缺工、勞健保議題。

由於台灣95%以上能源依賴進口,天然氣發電占比5成,但安全存量僅11至12天。侯友宜認為,工商界反應最需要穩定能源,因此多元化是關鍵,未來2030年要創造低碳的台灣,將天然氣使用降到一半以下、約45%。

他主張,經過專業人士評估若無虞,不僅核一、核二、核三可延役、核四可重啟,國外已經開始發展小型核電廠及核融合技術,台灣也要加緊腳步,否則核能落下不利於電力穩定,非核家園不是台灣理想目標。

侯友宜說,離岸風電國產化有必要性,這必須在綠電需求和風電產業發展上取得平衡,適度回歸市場機制,以避免企業被課高碳關稅。他承諾,上任後會在行政院下設置跨部會工作小組,統籌檢討綠電問題、滿足企業綠電需求。

針對台灣產業發展策略,侯友宜指出,半導體作為台灣先驅產業要持續擴大,同時加大醫療生技、航天航太等領域的投資力度。另外,未來政府將善用台灣既有的資通訊、電機電子、AI等優勢多元布局,並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增加中小企業競爭力。

台灣邁入高齡化 移工政策應進一步鬆綁

台灣歷經疫情影響經濟活動,今年內需復甦後卻沒有人力支撐,產業界認為缺工是現今台灣面臨的挑戰。對此,侯友宜提出「放寬藍領、吸引白領、補足綠領」三措施,並預計將開放移民政策、每季檢討。他認為,只要越開放、越重視福利,白領人才才會留下來。

為鼓勵國際人才來台,侯友宜說,要逐年檢討簽證計畫內容,創造就業友善環境,他也主張擴大終身教育經費、提倡技職教育,以及每年調整藍領引進產業清單。

在本國勞工方面,他說,薪資提高有其必要,也能推動工業區蓋勞工宅、只租不賣,以及托嬰、托幼等福利政策,才能吸引台灣人才回到職場工作,否則現在人才有偏向高薪產業的趨勢。

侯提65歲免費健保 年輕人有相對剝奪感

商總常務理事黃權宏提問稱,台灣勞健保將要破產或增加費率,但侯提65歲免健保費,恐怕讓年輕人負擔更大、相對有剝奪感,連前衛生署長葉金川都反對,企業也反對提高外加成本,未來勞健保應如何解決?

侯友宜回應,勞保2028破產沒那麼快,但仍應未雨綢繆,現階段是撥補1年1千億來緩解債務問題,但恐非長久之計,應召開國事會議、重新探討勞保基金問題,若投資上有一定獲利比率,才能避免撥補越來越大的問題。他說,健保問題出在長照,健保應改成長照保險,並開放外勞權責照顧。

侯友宜表示,65歲免健保其實有排富條款,現在很多長者的健保費是年輕人出,免健保費其實也減輕年輕人的負擔。至於未來考量方向,政府可能將營所稅扣抵增加至220%,但企業也要讓年輕人加薪。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