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共「反間諜法」羅織罪名 台陸委會公布危險態樣

人氣: 27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23年05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中共近期修訂反間諜法,將擴大其所謂間諜行為範圍,企圖製造寒蟬效應。台大陸委員會4日表示,中共慣常藉法律遂行其政治目的,所謂「間諜」行為定義模糊、司法不透明,此舉將提高台灣民眾赴陸風險。陸委會公布七種過去曾發生的樣態,包括對建物拍照、參加宗教活動、跟外國機構互動等,都可能被中共羅織罪名。

中共人大常委會近日通過修訂《反間諜法》,將間諜行為擴大為投靠特定組織、針對國家機關、涉密單位或關鍵訊息基礎設施等網路攻擊行為,甚至涉及經濟利益等,中共當局要求中國郵政、電信及網路業者必須配合打擊間諜活動。國安人員執行任務時,可查驗對方「電子設備、設施及有關程式、工具,及查閱、調取文件、數據、物品。

中共近期修訂《反間諜法》,將擴大其所謂「間諜行為」的定義範圍。(陸委會提供)

此前,赴陸遭非法拘捕的八旗文化總編富察、台灣民族黨副主席楊智淵、還有數年前在中國被消失指控為「台諜」定罪的台商李孟居、親中學者蔡金樹等人被迫承認「間諜罪」服刑中。另外,台灣東森新聞台兩名駐地記者因拍攝軍演畫面,遭中共國安指定居所監視等。

未來台商恐怕人人自危

國安局示警,包括台商在內的外商、外國記者、維權人士,到中國可能產生風險,就連一般民眾都要注意,「民眾進出海關可能會被查看手機」。陸委會發言人詹志宏說,「中共都不說明他們到底具體犯什麼罪?他們甚至是在外面的發言,結果進中國被抓;如果台商與對岸智庫、企業接觸,給我們提供的一些資訊,是不是也會觸犯?不得而知」。

他也提到,兩岸交流30年來,台灣民眾赴陸被消失事件「一直不斷」,沒有具體統計數據,有些個案家屬並未通報政府。

陸委會表示,近年中共以間諜、國安罪抓捕媒體高管、科研人員,甚至台灣及各國人士,顯示中共羅織國安罪名的對象,已不限於傳統政治性、敏感性高的維權或異議人士。呼籲中共踐行自由與人權保障,勿再以莫須有罪名限制人身自由,製造寒蟬效應,阻礙兩岸正常交流;同時提醒國人前往中國應留意評估安全風險,可至「國人赴大陸地區動態登錄」系統進行登錄,必要時政府將予以協助。

責任編輯:玉珍

評論